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上海洋山港搭建“中国智造”快车联通世界

   2017-06-26   来源:中港网   

  还有差不多6个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将正式投入使用。这个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斌眼中,正在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

  洋山港四期码头岸线为2350米,陆地作业面积2.23平方公里,有7个泊位,其目标吞吐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达630万标准箱。

  “要想建成这样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除了桥吊、轨道吊外,需要最大程度地依靠自动导引小车(AGV)”,张斌表示,如何安排数量较多的AGV有序运作,成为当前最大的难点。

  目前全球运营的码头中,一般AGV的数量在50台以内,最多不超过80台。按照规划,洋山港四期码头建成后,AGV数量需超120台。数量变化引发的是AGV控制系统的变革。

  AGV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算法,“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张斌一脸自豪。在当前的系统联合调试中,已可实现100台AGV同时营运,至于最后20台AGV技术难关的翻越,“一点点往上加,一步步摸索,”张斌说。

  与张斌一起摸索的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除了AGV控制系统外,小到房子建设,大到各类装备,洋山港四期工程都是纯正的“中国智造”。

  其中洋山港四期在亚洲港口中首次采用的AGV自动换电系统就是振华重工自主研发,这项技术打破了欧美的技术限制与垄断;而整个全自动化码头营运系统则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这项自动化智能化码头营运系统极大地释放了劳动生产力。过去,操作司机坐在距地面50米的高空桥吊控制室;现在,司机在后方中控室,看着电脑屏幕远程操作。人机分离不仅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也提升了劳动效率。

  “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突破,洋山港四期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尤其是信息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化技术,可以预见洋山港四期投入运营后,整个系统还会不断优化和改进,中国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成套技术‘走出去’指日可待”,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怀瑾表示。

  5年间,中国亿吨大港增加到34个,其中7个位列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上海港稳居全国第一。201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准箱,其中洋山港实现1561万标准箱,占整个上海港比例的42%。

  方怀瑾算了一笔账:上海港去年的3713万标准箱,是在5.6公里长的集装箱专用泊位上实现的,就是将近每百米29万标准箱,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多。

  “一些国外的港口当局对效率十分看重,觉得上海港不可思议。在美国,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一百米的通过能力也就10万标准箱左右,一年十四五万箱已经很了不起了”,方怀瑾表示,“这种港口运营管理能力,是我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王牌。”

  正是有了这张“王牌”,上港集团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的经营权,尽管目前还在探讨应该建设全自动化还是堆场自动化的码头,但张斌透露,未来洋山港的自动化成果有望复制过去。

  “中国智造”不断提速,不仅在洋山港四期。5年间,青岛港40万吨矿石码头、宁波舟山港45万吨原油码头、重庆果园港等重点工程也陆续建成,从这些口岸延伸而开的中欧航线,将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