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打造平安绿色智慧港口

   2017-07-05   来源: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港口也在转型升级,从传统的装卸向现代化、智能化、平安、绿色方向发展。”交通部水运局港口处处长周亮对记者表示,沿海港口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集疏运体系。同时借助“一带一路”不断开拓国外市场,积极走出去。

  在总结过去五年港口发展时,周亮介绍,我国港口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稳固。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亿吨大港有34个,一些重点项目和港口码头设施陆续建成。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行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26日至30日走进环渤海片区,采访报道山东、辽宁、天津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发展情况。

  凭借区位优势 沿海港口深耕“一带一路”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消费国和生产国,但是我国铝土矿量少,有相当大的比例依赖进口。几内亚是世界上铝土矿量最大的国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优惠,烟台港集团打造铝矾土进口全程物流链,已连续6年牢据全国铝矾土进口第一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七成以上。

  “2015年3月26日,几内亚博凯内港举行码头建设奠基仪式;7月20日,举行第一个码头建成投产装船仪式。烟台港在自然环境恶劣、建设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创造了100天建成一座码头的‘中国速度’。”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表示,几内亚项目不仅是大宗散货物流多式联运全产业链的成功案例,也是烟台乃至中国企业深耕“一带一路”的样本案例。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副局长刘戈介绍,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辽宁依托东北以及环渤海地区广大腹地,充分发挥紧邻蒙俄的经济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建设“辽满欧”、“辽蒙欧”及“辽海欧”三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

  “辽满欧”大通道内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由大连港、营口港发起并直接参与开行的“连满欧”、“营满欧”两条中欧国际班列运行良好。“辽蒙欧”大通道中相关铁路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计划打造成一条矿产资源及现代农业贸易运输通道。“辽海欧”大通道以大连港为起点,经北极东北航道,最终抵达欧洲各港口,是目前亚欧间距离最短、最具经济性的海上运输通道。“辽海欧”大通道全程为8000海里,航程减少约35%,运输成本降低约30%,大大拉近了东北地区与欧洲、北美等地的距离,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东北航道40天的解冻期将逐渐延长,这条航线的经济价值也将越来越大。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港口之一,自2013年开通首列过境班列以来,大连港与俄铁、德铁、中铁总、中远海运等重点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以大连港为枢纽的过境班列公共平台和服务品牌。目前已开行“大连-俄罗斯沃尔西诺”公共班列(原三星班列升级)、“大连-白俄罗斯明斯克”班列、“大连-莫斯科”长城汽车班列/冷藏班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大连”、“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大连”回程木材班列等5条中欧班列线路,与传统海上运输通道相比,大连港中欧班列全程运行时间可节省2/3以上,有效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

  “天津港以海铁路联运和陆桥运输为纽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合作。”天津市港航局局长杨树海表示,海铁联运具有运能大、运输成本低、污染排放少等优势,已成为各地积极推动的重要物流组织模式。海铁联运特别是陆桥海铁联运,正成为沿海地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施手段。天津港是较早开展海铁联运组织的港口,通过加强与铁路、航运企业的合作,鼓励、引导客户采取海铁联运模式进行物流,多错并举促进海铁联运发展。

  据悉,目前天津港已开通了满洲里、二连及阿拉山口(霍尔果斯)3条陆桥运输通道,和连通国内各地的1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直接服务白俄罗斯、俄罗斯、蒙古和中亚地区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天津至白俄罗斯国际集装箱铁路运输于去年年底顺利开通,实现双程重车往返,并将逐步推进班列化运营。同时,天津港还通过日趋完善的无水港布局加强对西北内陆地区的服务带动。已经建立的25个无水港中20个无水港已投入运营。今年上半年又相继完成了乌鲁木齐、乌兰察布和阳泉等重点地区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设。通过无水港的运作,可以减少物流环节、加快货物周转、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实现港口与内地企业双赢发展。

  转型升级 打造平安、绿色、智慧港口

  港口发展离不开水上交通安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环渤海港口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天津海事局危防处副处长朱国新介绍,为支持沿线港口发展,提供优质航海保障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天津建立起“政府主导、海事组织、企业运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天津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模式,实现了天津海上污染应急能力“软实力、硬实力”建设齐头并进,并创造了六项“首个”:出台了沿海地区全国首个省级防治船舶污染专项规划;颁布实施了全国首个包含海上溢油和化学品事故应急的《天津市海上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全国首个实现了港区所有码头参与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的“联防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利用无人机监视监测技术开展辖区海上污染常态化监控的城市;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海上污染应急反应志愿服务基地;推动建立了全国首个船舶防污染行业组织(天津市船舶防污染协会),实现了天津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在全国的率先发展。

  辽宁辖区处于渤海湾重点水域,辖区港口密集,船舶流量大,大风大雾天气多,冬季受海冰影响严重,是水上交通事故高风险水域之一。海事监管任务繁重。面对辖区安全监管责任大、海域污染风险大、民生发展关系大的监管特点,辽宁海事局开展“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建设,对辖区水上安全监管相关风险源、事故、险情等风险数据开展系统性梳理和规律性分析,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从“警戒式”管控到“风险式”预控的转变,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

  同时,为优化升级,服务自贸区发展,辽宁因地制宜提出助力自贸试验区的六项复制推广清单和四项创新清单,简化行政审批手续20项,取消下放行政许可17项,下放海事行政事权20项,惠及航运企业300家和船员5万人次。为全面提升海事智能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辽宁升级改造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系统,对危险货物申报实现全天候审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通关效率。网上登记预约审查服务,建立办理绿色通道将办结时限由原来7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提速57%。

  烟台海事局辖区现有涉客船舶180艘,跨境、跨省客滚航线7条,客渡(陆岛)航线3条,年客流量1000余万人次、滚装运输车辆170多万台次。近年来,烟台海事局把客运安全监管作为水上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保持了水上客运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山东辖区注册海员达13.6万人,占全国注册海员总量的20%。为提升海事服务水平,山东海事局大力开展船员素质提升工程,提升船员培训质量,规范船员劳务市场,优化船员职业发展环境,建设海员强省,让山东船员“走出去”道路更宽、更加有底气。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