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武汉出口总额1157.6亿元 外贸增长是全省绝对主力

   2018-01-31   来源:长江日报   

  进出口总值1936.2亿元,增长23.2%,其中,出口总额1157.6亿元,增长27.8%,2017年武汉市进出口总额增长明显。

  据武汉海关数据,武汉市的进出口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1.8%,是全省外贸增长拉动的“绝对主力”。

  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于自贸区建设全面展开、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国际通达能力持续增强。

  武汉正不断拓展内陆开放新优势。

  相关人士分析,2018年,受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发展以及国家存储器基地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武汉外贸有望保持继续快速增长。

  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挂牌运行,机制体制改革促武汉开放再加速

  股东分散全国各地,不用亲自赶到现场,通过“网上刷脸”就能完成个人身份的远程核实。

  这是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联合辖区企业研发的“企业登记信息远程核实系统”,运行9个月来,应用于企业设立、股权变更等,已经让千余位企业办事人受益。

  这一系统应用,可以为公司创立省下了极多往来成本和大量时间成本。“去年湖北自贸区挂牌,更多海内外的企业股东、高管、法定代表人的办事需求涌现,如何改‘路上跑’为‘网上办’,政务服务创新探索提速。”据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套系统得以推行,不仅在于技术手段的利用,更在于工商、公安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

  以优化政务服务为先导,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武汉自贸片区步伐稳健而快速。

  “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改革启动,发布首批378项“三办”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表单之外无要件,企业和群众前来办事,能获得极佳办事体验。武汉自贸片区“三办”改革试点经验得以向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全国首创推出“全闭环”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动武汉自贸片区市场监管走上了全新模式。武汉自贸片区综合监管系统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关注。

  从去年4月1日挂牌以来,武汉自贸片区市场活力被充分释放,注册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主体,执法监管不可能再采取传统的“人海战术”,必须通过推动工商、食药、质监等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的联通和共享,优化对自贸区内市场主体的监管。

  稳步推进“光谷”“药谷”“智谷”“金谷”“才谷”建设,聚焦“五谷丰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聚集,武汉自贸片区要努力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区。金融开放创新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均是探索重点。

  “光谷的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多,金融开放创新,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武汉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搭建“一站式”中小企业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光谷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营,发布金融产品20多个,平台企业用户已达到5500多家。去年6月,全国首个“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板”在武汉片区正式启动,首批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体挂牌。

  2017年,武汉自贸片区110项年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在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正在形成武汉经验。

  陆港、空港、水港“三港连世界” 口岸功能拓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武汉

  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武汉作为湖北省“龙头”起舞,一个国际化、开放的大武汉,未来将形成陆港、空港、水港“三港连世界”的格局。

  就在上周,由武汉新港管委会主持打造的两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在江苏省扬州市开建,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船。1月16日,武汉阳逻铁水联运项目暨武汉阳逻码头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布局武汉,两年后建成码头和物流园。

  去年12月28日,阳逻国际港举行铁水联运一期工程试运营,“中远海运号”集装箱货运班列满载42标箱食用油从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场站缓缓驶出,在滠口货运站编组后直达成都,铁水联运后全程运输时间比原来全水路模式缩短1周以上。

  同时,总投资6.9亿元的武汉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阳逻港进入铁水联运新时代。集装箱铁水联运辐射范围遍及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内蒙等中西部省份,并与中欧(武汉)班列实施对接。

  武汉航交所2016年正式运营,首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17年完成交易额突破35.8亿元,去年全国首家支持全流程线上操作的航运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上线,成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的新动能。

  2017年,武汉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实现港区联动,去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8月9日作为武汉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平台的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成为继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后又一家正式封关运行综合保税区,成为促进湖北、武汉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又一节点性事件。

  武汉建成阳逻港国家进口肉类、粮食、水果指定口岸,启动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去年12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成为湖北首个依托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及多个指定口岸的国际商品展示中心。

  作为武汉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平台的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功能上线运行,标志着武汉“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新模式初现规模,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将步入快车道,电子口岸功能已经上线运营,目前已与武汉海关及宜昌、襄阳、十堰、黄石、荆州等分关实现业务对接。

  武汉自贸片区建设也积极拓展口岸功能,去年6月,湖北自贸区唯一肉类指定查验场地顺利通过国家检验检疫总局验收。9月30日,武汉东湖综保区进口肉类指定的查验场正式开通运营。

  去年10月18日,东湖高新区与湖北机场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武汉天河机场光谷城市货站,2018年建成运营后,机场口岸服务功能将延伸至东湖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拓展武汉自贸片区口岸功能。

  12月9日,武汉首条直通欧美洲际货运航线正式通航,满载近百吨车厘子和蓝莓的波音747全货运航班自美国芝加哥飞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天河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运营。武汉天河机场海关主要负责人表示,开通武汉至欧美货运航线,是湖北省、武汉市全力推进开放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可“落一子”而“利全局”,为本地乃至周边进出口企业开辟一条全新的便捷“天路”,更进一步巩固武汉的地利优势、促进外向型产业加快发展。

  国际通达能力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打通武汉“一带一路”大通道

  2017年,武汉国际通达能力持续增强。

  新开通武汉至悉尼、圣彼得堡等7条国际航线,首次开通洲际全货机航线,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继续保持中部第一。

  去年以来,武汉新港依托“江海直达”骨干航线发展“轴辐式”运输,稳定开行“泸汉台”“武汉—东盟四国”“武汉—日韩”等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的3条近洋航线及“荆汉、宜汉”等内支航线、“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成为全国第三、内河最大的汽车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去年,中欧(武汉)班列首次实现“三线出关”,率先开通“天天班列”,回程班列实载率居全国中欧班列之首。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汉欧公司)作为全国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运营公司,是武汉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服务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来,通过3年多不懈努力,已充分展示了武汉在国际大通道建设方面的竞争力。

  物流大通道的建立,打通了湖北武汉内陆向西的对外通道,使武汉对外开放的步伐快速由“后位”晋升到“前沿”。借助“江海直达”航线,武汉从而形成连通“一带”与“一路”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闭环,使武汉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钮扣”型城市。

  在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武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进出口业务持续上扬。2017年,汉欧公司进出口货值达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65.8%,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7%。全年共发377列、计34198标箱,同比增长58.10%。

  据介绍,目前班列的出口货源主要包括:整车及零配件、特种钢材、光伏产品、电子产品等。进口产品包括食品、木材、电梯零部件、汽车零部件、铜带、模具、钢板材、超级跑车、飞机及配件等。这些企业基本囊括了武汉市汽车、钢铁、光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等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与全市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与此同时,依托中欧(武汉)班列进出口产品,汉欧公司于2016年成立汉欧国际贸易公司,开展“买全球、卖全球”的服务贸易,从欧亚各国进口的葡萄酒、乳制品、饮品、粮油等5大类100余种优质产品,进驻中商、中百、武商等超市,广受市民欢迎。为进一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目前,汉欧公司正抓紧启动东西湖区汉欧国际物流园、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与东西湖保税物流园联合组建陆港公司,以通道为主体,以贸易、园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