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冷链物流:万物互联方能“护链”

   2018-02-0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距离狗年春节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为迎接一年当中最大的消费季,线下超市开始年货大促,而线上电商平台今年也开始发力争夺这一市场,不管是“天猫生鲜定制年货礼盒”“京东生鲜年货节五折钜惠”,还是苏宁年货节上的洋货生鲜和农家土货,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纷纷瞄准在线生鲜这片“蓝海”。在线消费生鲜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正是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需求日趋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可以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同时减少浪费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秦玉鸣进一步说道:“农产品如果从源头开始进行冷链措施,比如产地预冷等,可以大大促进和提升品质,降低损耗。”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初加工冷链设施,鼓励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链设施,加强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样十分重视冷链物流发展,近年来一直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动。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这两份文件均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上报的。

  此外,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还着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先后审核发布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多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对推动行业规范化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仅有政策明文,还有真金白银。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中央安排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河北、新疆等10个省区建设改造标准化的产地预冷集配、低温加工仓储配送等设施。而农业部从2012年起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部分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贮藏和果蔬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截至2016年底,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6亿元,支持河北、内蒙古等20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万多农户和6000余家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设施,数量超过10万座,为发展冷链物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亦发布消息,未来5年,山西规划投资2.3亿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业务,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催熟的中国冷链难免“断链”

  不过,冷链物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价值在100亿美元左右。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欧美国家大概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冷链物流,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因此冷链流通率较低。”秦玉鸣具体分析说:“现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冷链基础设施设备结构性不平衡、冷库区域差异性较大、冷链物流企业参差不齐,以及冷链人才缺乏等方面。”

  这一观点得到了易观物流与电商领域分析师赵悦的认同。她对记者说:“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冷链物流企业比较多,但是新疆等西北地区存在着大量瓜果,而那边冷链物流不是特别发达,存在着生产源头‘断链’的现象。”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和链库网统计,2017年,全国冷库总容量达到4775万吨,冷库总量已与美国持平,但人均拥有量却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3。其中,沿海区域以及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数量较多,西部和中部地区资源较少。

  目前,各大生鲜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大多采用的还是“二段式”半程冷链,即依托城市间干线冷链运输,以城市冷库做节点,配合冷藏车等保温设施完成配送上门。然而“生鲜全程冷链”的定义,指的是在货物从仓库到配送再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要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简易的冰块配送,显然很难将温度维持在稳定状态,波动较大,尤其是遇到高温,冰块很容易升温融化,导致产品不新鲜甚至腐败。

  总体上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新技术助推冷链“智慧化”

  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一环就是冷链运输车辆。秦玉鸣坦言,冷藏车合规数量不多,“假”冷藏车市面上仍然存在,很多二手海柜改装冷藏车还在路面上跑,这些都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此外,由于冷链物流配送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仓储、运输、订单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的监控手段缺乏,市场供需信息互联共享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并存在大量“断链”隐患。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意见》中,针对冷链物流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鼓励先进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车辆定位和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应用,加强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整合产品、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资源,构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方面作出明确安排。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推动各地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各类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大数据可以改善冷链物流的配送效率,通过前端用户购买记录推出购买趋势,进而规划后端的库存。比如某一种产品销量比较多,仓储就可以多进一些货,反之就少进货,这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就是跨仓配货的时候,利用大数据技术,找最近的仓来补货,提高效率。”这是赵悦向记者描绘的未来大数据可能应用的一个场景。

  展望未来,秦玉鸣表示,未来3~5年,随着高速铁路、大型高速船舶、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会让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0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