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国家区域战略三横鼎立格局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在即

   2018-03-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表示,从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行文看,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被官方明确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区域发展战略,这将补足华南地区缺少国家级重大区域战略的空白,从而形成“三横”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珠三角地区9座城市,或在机制体制层面加速与香港、澳门的对接。

  早前的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是中央政府报告首次将“粤港澳大湾区”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描述。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国家区域战略。

  紧接着,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上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发展要规划领先,要在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制定专项规划。

  顶层设计即将“靴子落地”,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硬件”即将进入投入运营的时间节点,全国“两会”期间,在关注“硬对接”的设施进展同时,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不少代表、委员也关注到粤港澳三个独立关税区在机制体制层面的“软对接”。

  产业、交通将有专项规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表示,从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行文看,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被官方明确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区域发展战略,这将补足华南地区缺少国家级重大区域战略的空白,从而形成“三横”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随着顶层设计和一批基础设施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或在2018年进入实质性启动的一年。

  在3月9日的“部长通道”上,何立峰透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何立峰进一步提到,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千年大计,因此要规划领先。在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要加快编制,对一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平台载体的建设要实现全覆盖。

  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正是此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初步划定的“重点”。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及的重点合作领域就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此前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全力抓好规划落地实施。一要完善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粤港澳三地更加紧密的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机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推进大湾区建设。二要加快制定广东贯彻落实规划的系统路线图和施工图,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逐项抓好工作落实。三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大湾区建设。

  这也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澳区全国政协委员贺定一建议,加快发展规划的落实监督,并加快各项专项规划的制定。比如,就各个领域和范畴设立工作小组或专责小组委员会,由政府官员及业界精英组成,大力推进有关方面的工作。

  推动机制体制“软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内,“两种社会制度”“三个关税区”共存,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也是需要在制度上大胆突破的难点所在。这不仅需要产业的互补分工、基建的连接相通,也需要更深层次的政府间和社会间的密切合作,推动机制体制层面的“软对接”,最终让三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直接受惠。

  在前述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何立峰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在于协调联动、一体发展,超越各自经济利益诉求和特有的社会、法律制度等区别,通过深化合作形成一体联动的格局。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廖泽云、崔世昌提出,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融合是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两个重要路径。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推进区内的社会融合问题。经济的紧密合作有赖于社会的融合,社会融合度越高,经济合作则越顺畅。

  因此,廖泽云、崔世昌在联名提案中指出,建议国家及广东省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社会融合机制的探讨,尤其是专业资格互认和社会福利可移植性问题,在编制规划中抓准与三地居民生活、工作、就业、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突破点,大胆尝试,逐步推进区内各城市在社会、教育、文化、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融合,让大湾区居民都能分享区域合作的成果。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陈明金也表示,建议国家支持深化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合作,让居民可以享受更好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医疗福利和医疗效益最大化。

  此外,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早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不少香港人都希望,中央能考虑放宽港人到内地工作逾183日需缴纳内地税项的安排。

  前述代表、委员的建议,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契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7年8月,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梳理出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近50项,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同年12月,国务院港澳办再次公布了新一轮便利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

  廖泽云、崔世昌指出,这些政策和措施拓宽了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也为澳门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让澳门同胞在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不过,廖泽云、崔世昌分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融合,不仅涉及不同区域的不同社会制度、法律规范等,也涉及各地的社会资源的供给程度,例如不同区域的教育、医疗资源是否足以承担外来流动人员的需求。因此,在推动大湾区社会融合时,应适当考虑所在城市的资源条件,即发挥城市间的优势互补。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