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广州申报自由贸易港底气何在?

   2018-06-06   来源:南方日报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出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自广州实施《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来,广州的航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究竟取得了哪些变化?时隔三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在哪些领域取得新突破?广州申报自由贸易港底气何在?

 
  记者对比新旧两份“三年计划”发现,除了要不断做大规模,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下,将更加注重在区域协作、高质量发展、对标全球等领域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
 
  亮点一
 
  发展目标更明确 “小目标”规模扩大
 
  2015—2017:
 
  到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与航运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注册数达到8000家以上,船舶注册拥有量1500万载重吨。
 
  2018—2020:
 
  到2020年,完成港航相关项目投资100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500万标箱。全市港航相关产业企业注册数超过6万家,本地航运企业经营船队规模超过4000万载重吨。
 
  分析:目标数据对比来看,三年之后,广州港的发展目标更明确,“小目标”也定得更大。广州港目标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5%,航运企业注册数增长6.5倍。同时,为了将近年落户广州的大型航运央企考虑在内,本地船舶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未来本地航运企业经营船队规模将增长1.6倍。
 
  同时,《计划》的发展目标还对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枢纽建设中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要在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突破,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亮点二
 
  航运产业链更完整 空间规划更全面
 
  2015—2017:
 
  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和航运服务集聚区,其中物流以集装箱、汽车滚装、海洋工程装备、临港工业、大宗散货和冷链物流为主。在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区域集聚发展航运服务、金融保险等功能。加快黄埔老港转型升级,保留必要的集装箱、件杂货等码头,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培育航运金融服务市场,引导国内外金融、保险、融资、中介等服务机构落户广州,拓展航运融资渠道。
 
  2018—2020:
 
  依托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保税港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国际物流园、广州出口加工区,建设保税物流基地、保税期货交割基地、出口采购配送基地和保税离岸货物基地。
 
  将南沙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服务示范区。在黄埔,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航运金融、航运人才、“互联网+航运服务”等国际化航运服务产业,打造航运贸易服务创新示范区。在沿江滨江琶洲等一江两岸地区,打造政府航运服务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鼓励在南沙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内提供更为灵活的仲裁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航运仲裁中心。发展水上休闲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水上观光特色旅游品牌。
 
  分析:新旧对比来看,新出台的政策航运产业链更完整、空间规划更全面。这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在过去三年取得的成效息息相关。随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散货运输船队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特种船运输船队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华南总部等航运企业总部相继落户,广州航运要素进一步集聚,航运服务也得到新提升。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法律仲裁、船舶管理等航运服务积极发展。
 
  在空间规划方面,《计划》针对各区域发展特点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其中,南沙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当中地位更加凸显,被赋予“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服务示范区”“建设离岸航运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为灵活的仲裁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航运仲裁中心”等使命。
亮点三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湾区发展
 
  2015—2017:
 
  到2017年广州港新增10个友好港。密切与港澳协作,加强与前海、横琴自贸试验片区合作,推动航运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整合发展。依托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密切与“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城市合作。鼓励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城市投资港口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
 
  2018—2020:
 
  缔结新的国际友好港,探索友好港间互设办事机构。探索与欧美高等航运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办好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并积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的涉及港口、航运的国际会议活动。
 
  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在集装箱运输、航运金融、航运法律仲裁、人才教育培训、邮轮游艇滨海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共赢。鼓励港航及关联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航运体系,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
 
  分析:经过三年的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目前,广州港国际友好港达到41个,三年增加21个。先后举办(承办)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圆桌会议、2015国际海运年会等国际会议,并成功取得2019年世界港口大会举办权。
 
  对比来看,在高端会议的举办当中也有了质的飞跃,从之前的“争取举办”到“办好”,体现了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提升。此外,广州开始关注航运人才的培养,力争打造航运人才高地。
 
  广州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计划》提出,积极申报设立广州自由贸易港。利用南沙毗邻港澳的优势,拓展自由贸易港发展空间,实现自由贸易港与港澳在通关监管、贸易规则、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
 
  亮点四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智慧港航”
 
  2015—2017:
 
  建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和数据标准体系,整合政务、物流、通关、交易、金融等领域数据,建设港航企业、船舶、车辆、从业人员、货物、通航环境、空间地理信息、电子海图等港航基础数据库。
 
  2018—2020:
 
  发展智慧港航,建设高速、智慧、安全的港航信息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构建港航大数据应用生态。搭建港航数据服务共享平台,打造统一开放的港航大数据应用生态。加强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航运物流领域的应用。
 
  对标国际先进绿色港口,研究建立绿色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城市水巴、“珠江游”船舶使用清洁能源,新建公务船舶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到2020年,50%以上的集装箱、客滚、邮轮及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具备岸电功能供应能力,全港客运船舶、港作船舶、公务船舶岸电使用率达100%。
 
  分析:“智慧港航”在新旧计划当中皆有出现,相较而言,过去三年,广州更注重基础数据的沉淀和整合,而《计划》则提出打造统一开放的港航大数据应用生态。值得关注的是,《计划》还首次提出要建设绿色港航。2015年以来,广州港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低碳绿色港口项目,成为国家认定的4个优秀“绿色港口”之一。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