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订单来了,海工市场却怕了!为啥?

   2018-09-12   来源:中国船检   

   近日有一篇名为“海工订单来了,但中国船厂有点怕了”的报道让人费解。为什么市场回暖,订单来了,反而“有点怕”呢?今天小编带大家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吧~

 
  首先,我们去看看海工市场现状如何。国际油价对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而言,就像是一个“晴雨表”。近段时间以来,油价从2016年的20余美元/桶上升至80余美元/桶,期间传言或将破百,但随后市场释放出增产信号,又一度跌破60美元/桶……油价跌宕起伏,海工装备市场行情也随之“摇摆”。
 
  地缘政治引发“油价风云”
 
  2017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V型曲线,进入上涨通道。2017年上半年,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成员国减产执行情况好于预期,但美联储加息、美国库存与产量连续增长及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利空消息接踵而至,油价震荡下跌;下半年,油价“戏剧化”止跌回升,进入每桶61~66美元的高位震荡区域。因此,在今年年初时便有机构预测,由于原油库存急剧下跌,2018年油价或将持续上涨。
 
  预言在不断被印证。上周,国际油价延续缓步上涨态势,纽约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触及每桶70美元和75美元线界线,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油价上涨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主要由于中东动荡的局势,以及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风险溢价,而并非因为石油的供需基本面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当前油价掺杂过多的政治因素,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供需基本面的调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刘二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原油增产和出口对油价的下拉作用始终存在。由于地缘政治诡秘,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OPEC减产能否持续,油价走势以及是油价能否站稳相对高位,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船舶重工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晓丽对此表示赞同。她说:“虽然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伊朗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短缺,但由于全球原油库存依然较为充足,很快美国页岩油以及OPEC其他国家就会迅速作出反应。所以综合来看,油价短时间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但是大幅升高仍存在较大压力。”
 
  海工装备过剩依旧
 
  “油价回升、先行指标现暖、海工装备的成交额出现低位回涨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整个海工运营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新船价格持续低迷,海工运营商经营风险居高不下,供需关系迟迟不能得到缓解,供应过剩的矛盾依然严重,海工装备市场的复苏将会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指出,尽管当前油价出现了大幅回升,但是对海工装备市场而言,仅仅是触底,不会再往下跌。她认为,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先行指标仍在低位徘徊,市场有了回升的迹象,但回升尚未出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在多个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平台订单的带动下,全球海工装备累计成交94.5亿美元,同比增长80.9%,但仍与2011-2013年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从装备数量上看,累计成交66艘(座),同比下降12%。总的来看,海工建造市场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特别是钻井平台领域,已经连续14个月没有订单成交。
 
  谭乃芬指出,目前国内的钻井平台新船价格均在低位徘徊,并且这种低迷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改观,海工装备租赁价格同样也在低位徘徊。海工装备严重过剩,将给未来市场复苏带来一定压力。
 
  过去5年,在高油价的刺激下,我国海工装备建造市场曾一度出现订单“井喷”,海洋工程装备产能得到极大释放。但目前手持订单交付形势十分严峻,且随着部分装备交付,全球海工装备供给量居高不下,而拆解量却依然处在低位水平,不能满足市场产能“出清”要求,供大于求的局面迟迟不能得到改善。从运营商来看,近年的市场兼并整合及破产重组有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化解装备过剩压力,但这一复苏过程仍非常缓慢,且封存的部分老旧装备也很难重返市场。
 
  严重萎缩的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产能的巨大缺口,导致行业竞争持续白热化。值得欣慰的是,在低迷的市场形势下,我国海工市场份额重回世界第一,并通过转型升级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体系。
 
  此外,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5月底,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向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交付了自主集成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P67项目,这成为我国海工史上的里程碑。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订单依旧以海工船为主,在浮式生产平台领域有所突破。2017年,我国累计接获29艘海工船、3座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和1艘FPSO船体建造合同,总金额达20.7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市场份额为21.9%。国际同行方面,新加坡企业2017年获得越南1座TLP建造服务合同和1艘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船(FLNG)改装合同,总金额约7.4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远低于往年;韩国企业凭借在生产平台建造领域的优势,揽获1座半潜式生产平台、1座(艘)FLNG和4座(艘)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总金额高达52.6亿美元,远高于2016年同期的4.4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为54.6%。
 
  海工市场逐渐复苏,未来订单似乎越来越多,但在上一轮海工市场热潮中吸取过惨痛教训的中国船厂这一次显然变得更加谨慎,每一步都踏的很实。
 
  市场复苏“压力山大”
 
  随着油价上涨的趋势日益明显,业界有观点提出,油价上行有望推动上游油气行业复苏,从而带动下游海工装备业的发展,海工装备市场即将走进“春天里”。这种观点迅速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后者认为,国际油价走势目前尚不明朗,尽管海工上游市场复苏迹象初显,但是海工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事实不容忽视,海工装备企业依旧面临生存高压。
 
  2017年以来,全球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随之增多,这直接带动了海洋装备新租需求的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全球钻井平台新租数量分别达到103份和94份,较过往两年翻了一番,超过2014年上半年水平;从租约总时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915月和953月,虽然较过往2年明显增长,但仍远不及2014年上半年水平。此外,全球超过45%的钻井平台仍在赋闲、近120座钻井平台仍未交付。“油价出现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油气开发商们增加投资,钻井装备的需求量和利用率都因此出现了增长。”徐晓丽认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海工建造市场的成交主力——钻井装备和海工船利用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市场首先需要做的是‘消化库存’,所以油价上涨短期内对于海工建造市场的影响不大。”
 
  当前,海洋装备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业遭受严重冲击,新订单大幅萎缩,已建成和在建产品大面积延期或撤单。截至今年5月初,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徐晓丽分析称,去年释放了前几年积压的海洋石油开发项目,刺激生产装备出现了大规模的成交量,但此类装备需求量较少,其他装备需求仍然不振,所以导致今年以来的成交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时,刘二森也指出,即使生产平台方面需求较为旺盛,但由于需求总体有限,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建造企业在相关项目中的利润空间极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拓展业务不惜零利或负利接单。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依然被“交付难”的问题所羁绊,经营和债务压力居高不下,即使能够实现转售,“割肉”也在所难免。因此,短期内建造企业经营仍将面临重重困难,不得不经历“转型”的阵痛。
 
  在油价回升与开发成本的双重影响下,以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主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出现触底反弹迹象,下一步海工行业将如何发展,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未来新增长点在哪里?
 
  业内专家表示,新技术、新装备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非油气装备也有望成为海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企业来说,必须重视与韩国企业之间的差距,发力高端海工装备建造领域。
 
  谭乃芬指出,油田恢复生产,生产平台是最直接的装备,短期内有望授出浮式生产平台合同的部分海上油气项目。另外,目前国内大多数海工钻井平台已达到设计服役年限,而国家鼓励一些老旧平台尤其是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老旧平台及服役年限较长的平台提前拆解,随着这些老旧海上油田装备的退役,海工平台市场有望迎来新机遇。
 
  液化天然气(LNG)相关装备未来也将出现复苏。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测,我国今年对LNG的需求量将同比增长超过80%。且随着LNG需求的大幅增长,LNG船或将成热点。
 
  此外,大量新型海工装备成为行业的新亮点。从国内市场来看,当前深远海养殖业就十分“时髦”,且海上采矿船、海上风电安装装备等的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业内专家指出,非油气类的海上装备产业或将成为海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国际油价走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海工如何突出重围、实现复苏进步?胡卫平指出,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必须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寻求新的突破点。海工企业则应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逆势发展。此外,还应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从国家“十三五”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与能源发展政策中,找到谋求企业生存发展与促进行业复苏的方向。
 
  胡卫平指出,在降低成本的需求下,海洋油气产业也进行了产品结构性调整,批量建造的经济型装备成了市场的新宠。海工企业应抓住机遇,在国际产能合作政策的指导下,向需求国出口经济、高效、环保的新型装备。同时,根据国家能源装备的实施方案,积极向高端产品转型发展,攻克我国目前在海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上的难题,为未来发展赢得空间。
 
  合力助推由大到强转变
 
  业内人士认为,为实现海工行业的“复苏”,既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规划、助力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应对挑战,也需要海工装备企业练好内功,着重在产品配套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工夫。
 
  从整体而言,要提高海工装备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的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优化产业链布局。据刘二森介绍,相较于欧美、新加坡、韩国等海工装备发达国家,我国海工装备产业重点集中在总装建造领域,研发设计能力不强,核心配套多依赖欧美进口,产业发展核心竞争优势有待提升。他认为,海工装备业要在总装建造的基础上,加快提升自主配套能力,发展工程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建造企业要摆脱“造壳”的思维,向更具价值和利润空间的“总包+服务”模式转变,尤其要加快发展大型浮式生产平台项目的总包能力,同时探索和把握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海上老旧油气开发平台退役以及海上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等带来的海工装备发展机遇。
 
  从局部来说,要大力培育核心优势配套产品,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配套业是海工装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全球的海工装备配套产品市场仍由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我国海工装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大幅增强,但一方面,我国海工配套设备大部分采用引进专利技术或与国外合作方式生产,缺乏核心自主技术,竞争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许多海工配套设备的生产技术、质量和服务相对滞后,优质国产配套产品装船业绩较少,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无法赢得国外船东的信任,使得国产海工配套设备难有用武之地。由此可见,海工装备业不仅要通过自主研发、引进专利、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配套设备和系统装船应用,还需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以及各行业间的技术融通。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出,军民技术在在船舶、海工平台的研发、设计、建造技术和工法等方面各有优势,将“军民融合”和“一体化的科研创新平台”理念融入配套业发展规划之中,也将有助于国产自主配套设备的发展。
 
  除此以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端装备研发设计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符合船东实际需求的产品也在业内人士提出的“强身健骨”方法之列。刘二森认为,相对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我国海工装备产品多集中在钻井平台和海工船领域,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偏中低端。在市场需求不太旺盛的前提下,市场竞争激烈,唯有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转型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徐晓丽表示,我国海工装备企业应抓住国家战略方向以及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在海洋相关新型能源开发装备,包括风车安装/维护平台、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利用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生物质能的培植/采收/转化装备,以及海洋空间利用装备,包括浮式核电站、铺缆船等方面积极储备相应的研发人才与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海工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未来,也必将能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一跃。” 中国船舶重工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晓丽如是说。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0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