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发展智能快递柜提供多种配送方式

   2019-08-09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10年,中国邮政成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智能快递柜行业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至2015年间,大量智能快递柜企业成立,企业随着资本入局——2012年8月京东开始投放智能快递柜,同年12月,速递易成立;2013年,苏宁开始投放智能快递柜,2014年云柜成立。2015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投资成立丰巢。

 
  快递柜作为快递服务终端的设备,毫无疑问到目前并未普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原因在于当前的快递柜是快递哥的而非消费者的:一者消费者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快件要不要进快递柜收件人有充分选择的权利,然而这个权利被快递哥一刀切地作了主,让消费者颇感不爽;二者送达快递柜消费者的便利感相对缺失,除联系告之不及时之外,不少的快递柜并没有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消费者不是便利的受益者。
 
  快件进柜还是送上门,并不只是快递服务的权利之争,反映到智能快递柜发展与市场竞争,一定程度来说还是服务功能定位的偏差。与快件一一送上门相比,快递员批量送到快递柜,要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无形中增强了快递哥对智能快递柜的依赖,目前的运营正是基于快递员的付费制度,这事实上导致智能快递柜是快递员投递的辅助设备,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快递业的终端服务,实现与快递服务流程的深度融合,成为维系寄收送三方的对接渠道。
 
  当然,这与智能快递柜市场的蛮荒竞争以及与快递企业缺乏系统有效的合作有关,但无论如何,如果不致力于便利消费者,赢得消费者认可,游离在服务之外跑马圈地的竞争,都将会是低效而高消耗的。
 
  发展智能快递柜,既不能家家冒火户户点烟,也不能由业外单打独斗、无序竞争,要着眼于资源优化配置、服务提档升级,推动投资与建设的合作,统一功能定位、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发展规范、统一服务流程,实现共建共享,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市场竞逐。
 
  “要求快递员在将包裹投放到快递柜之前需征得同意,其实是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名快递物流业内人士介绍,而与此同时,新法规如果真正开始落实和执行下去,将有可能降低快递员派送件的效率,波及快递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保障。因此,面对新规内容,快递企业如何做出适当调整,设置更为科学的监督和工作考核标准,是眼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该业内人士分析,快递服务和效率并非是一对明显的矛盾,用户要服务的同时,快递员也可以要效率。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企业和机构要设置更多选项,给用户更多选择空间。“就目前的快递企业和主要电商平台而言,从技术上实现前端多一些选项,让用户在下单购物时就能拥有多个配送方式的选择,已经不是难题。如果用户在下单时就可以明确指定将包裹放到快递柜,并且支持修改,是可以保证投递效率的。”
 
  “过去两三年时间,快递柜发展比较快,很多企业都在加快投放。”知名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说。然而,与快递柜的快速发展形成对比的是,用户的体验感似乎并不是特别好。“一个较明显的现象是,因为把包裹放到快递柜而导致的用户投诉比较多。”
 
  赵小敏说,其实用户投诉的问题并不是针对快递柜,而是在用户体验服务的过程中,快递企业的利益博弈和盈利模式没有解决,从而导致体验感下降。“总部在快速发展和上市过程中,没有对网点的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对网点与总部间的关联进行整合。本来是总部和快递点间的矛盾,结果变成了用户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
 
  赵小敏建议,首先加强媒体宣传,“要让用户理解这个办法,相关机构需要推出目录,让各大快递公司利用媒体平台发布”;同时,快递公司在后台技术上要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网点和快递员要有更多的福利提升。“过去在这块儿的盲点和弱点挺多的。如果要求更多地送货上门,那么效率和派件数量可能就会保证不了,如何平衡好,考验着相关企业,要马上出台办法,简单明了最好。”
 
  业内人士举例道,如将快递智能柜变成消费者确切的收件地址,真正成为物流统一网络的终端点,将其配建到小区、学校、商务办公区乃至街道、停车场等场所,让每个人都有就近或者就便取件的优选,如此,快件是进柜还是送上门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又如,进入物流统一网络的智能快递柜,也是快递配送服务信息流程的一个环节,信息同步上传并向消费者发送,同样解决了快件入柜通知的难题。至于建管运营的成本与收益,可以通过使用按件计费的方式提取,互补互惠,共享多赢。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0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