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疫情下的美国:用表达的力量对抗种族主义

   2020-0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普通的美国人,旅人、拯救者,蜷曲的光芒、鲜血。……军人和平民,妇女和儿童,连接着众多异国、邻里、营地和家园。”27日一场线上研讨会中,美国史密斯学院教授、诗人佛洛依德·张在新冠疫情期间作的一首诗成为会议的开场。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针对亚裔的仇恨情绪乃至侵害行为一度甚嚣尘上。有鉴于此,美国笔会同美国亚裔作家工作室共同举办“联合对抗仇恨:团结之日”系列活动,多位作家、学者参与。这两个组织日前还发表联合声明,100多位作家、艺术家、演员等在声明中共同呼吁抵制由疫情引发、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
 
  “你不需要成为一个种族主义者,就能通过种族获益。”阿默斯特学院教授帕万·辛格拉说,美国的制度设计一定程度上天然偏向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群体,例如校区、医疗等。而财富和种族又密切相关,这使得种族问题带有结构性特点。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珍妮弗·何指出,对于解决近期抬头的反亚裔种族主义,美国总统特朗普“毫无帮助”。他频频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等可能引发仇恨情绪的表述,完全出于政治利益考量。
 
  疫情暴发前,佛洛依德·张开设了一门有关种族问题的课程,80名学生选课。因为疫情,他改为远程授课,收作业的次数减少,截止时间也更灵活。“但我认真读了每个学生的作业,有些人会在里面写下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他说,有些学生疫情期间一切安好,但也有人因新冠肺炎失去了家人,其中就能看到肤色和收入的影响。
 
  华裔女作家谢汉兰说,对亚裔的仇恨言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年近七旬的谢汉兰亲历过美国社会对亚裔的严重偏见。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名记者的谢汉兰追踪报道底特律陈果仁遇害案,为遭两名白人殴打致死的华人男青年陈果仁讨还公道,成为亚裔民权运动的重要部分。
 
  谢汉兰说,仇恨言论最大的危害在于,通过污名化少数族裔或群体,让他们在其他人眼中“非人化”,进而将对他们的侵害粉饰成一种“可以理解的行为”。
 
  纽约法学院教授纳丁·斯特罗森说,打破这种“非人化”迷思、消除仇恨情绪影响,最有效的手段是“接触”:同遭“非人化”的群体接触,了解他们的故事。尽管直接接触最为有效,但有研究表明,新闻、文学、影视作品等对这些人完整、真实的展示,同样能有效地将他们“还原为人”。
 
  斯特罗森强调,新闻、文学等行业人士应尽力讲述少数族裔和群体的真实故事;受到污名化的人们应勇敢为自身和其他有同样遭遇的人发声,以真实的表达对抗仇恨。她当天特意穿了一件印有“仇恨永远不能获胜”字样的T恤衫。
 
  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谢汉兰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今天美国亚裔面临的问题相似又不同。当时受到日本汽车行业的冲击,底特律大量原本属于中产阶级、生活优渥的工人失业。“‘有人要对此负责’的想法非常普遍,日本人和与他们长相近似的亚裔成为发泄对象。”她说。
 
  不同的是,如今的美国亚裔群体比三十多年前庞大许多,然而“模范少数族裔”的概念表明,亚裔仍处在“被定义”的地位;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却更加碎片化。“跨越误解的难度增加了。”谢汉兰说,但随着美国有色人种数量不断增加,打破族裔隔阂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到。
 
  当天的系列活动以一场线上诗朗诵会结尾,二十多位作家轮流朗诵或演唱了他们的作品,表达对种族主义和仇恨情绪的抗议。一位华裔作家在诗中写道:“替代‘你们中国佬带来病毒’的,是闻所未闻的美丽语言的合唱。”诗的题目是:《替代现实,或,一个狭窄的开口》。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