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共迎疫后复苏挑战 中欧经贸合作如何更上层楼?

   2020-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疫情之下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面对经济复苏的共同挑战,哪些抓手能让中欧经贸合作更上层楼?11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上,这一问题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焦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具紧迫性,也让“绿色”二字在全球疫后复苏进程中的分量更加吃重。此前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双方决定打造中欧绿色伙伴。这一背景下,中欧在推动绿色、包容性经济复苏方面的合作潜力为与会者广泛看好。
 
  “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绿色发展领导力和国际合作。”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伙伴项目主管李秋萍在本届欧洽会“中欧投资便利化论坛”上表示,中国和欧洲在绿色和数字发展方面的决心和领导力将成为双方合作共赢的基石。而唯有共同合作、优势互补,才能更好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
 
  英国四十八家集团董事会成员王浩宇注意到,中国不久前刚刚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他看来,基于这一大背景,中欧在能源政策、移动出行、储能、碳捕捉碳利用、碳存储以及用户需求管理等领域都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引领中欧实现更紧密合作的抓手中,既有绿色复苏这样的新概念,也有一些老面孔,中欧班列就是其中之一。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不仅打造了中国与欧洲互联互通的新格局,更为中欧经贸合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据统计,截至11月5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已达10180列,再次创造新纪录。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通道,是全球价值链特别是中欧之间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器,可以使其更加稳定和安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武雅斌举例说,以往欧洲红酒通过海路运送至中国,在船上颠簸40多天后通常需经过两个月到半年左右的静置沉淀,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而如今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既保证了品质,又提高了确定性。
 
  上海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甄志宏指出,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从一条铁路线成为各地打造区域竞争力的抓手,由此带来了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有望成为重新启动中欧贸易投资,并将其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动机。
 
  中欧班列拉近了中国与欧洲的地理距离,令贸易往来更为通畅。与此同时,减少无形壁垒和障碍,促进投资便利化,亦是双方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应有之义。
 
  “中欧投资便利化的开展,对全球疫后复苏具有重要的、标志性的意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投资和技术促进网络秘书处总协调员龚维希介绍了新一代投资促进理念——“投资促进4.0”。该理念旨在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影响最大化,利用新技术手段吸引新兴领域投资,并鼓励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扩大投资,以缩小发展差距。
 
  除了新兴技术,政策环境对投资便利化亦颇为重要。中国商务部此前已表示力争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与会专家期待,在全球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正经历风雨的当下,中欧合作能带来久违的彩虹。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