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港口智能化“驶入”自动驾驶新蓝田

   2020-12-23   来源:中国水运网   

   日前笔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天津港获得天津市交通委的批复将建设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和京津冀海上门户建设贡献“津港智慧”。为此天津港集团将组建50辆以上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建设自动驾驶车队调度管理系统搭建港口交通云控制平台构建港口自动驾驶标准体系制定港口自动驾驶安全管理办法全面提升港口自动化运输水平。

 
  据辰韬资本旗下智驾基金最近在北京发布的港口自动驾驶赛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在我国100万TEU吞吐量以上的集装箱码头共配置了6000-8000 辆内集卡拥有约15000-20000名内集卡司机。理论上这一细分场景的自动驾驶升级将带来数十亿人民币的产值。
 
  集卡司机的高昂成本给港口运营带来的成本压力驱使自动驾驶成为港口降本增效的新蓝田。
 
  港口无人化需求明显
 
  集卡行业招工门槛高用人成本高很多港口运输司机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同时又很难补充年轻力量加上安全问题港口运输对无人化替代的需求非常明显。
 
  据了解目前内集卡司机成本(含工资和社保)平均约15-20万元/年并且逐年上涨。按此标准计算我国大中型集装箱码头每年仅用于内集卡司机的人工成本大概在22-40亿元间。
 
  不仅如此其次集卡司机需要至少A2 等级以上的驾驶证外加若干年安全驾驶经验是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但集卡司机利润薄行业竞争压力大外部环境稍微有一些变动集卡司机就可能出现停车歇业的情况因此我国集卡司机处于短缺状态。
 
  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在面临人工成本的同时还面临着人员短缺难招聘的情况管理成本也随之进一步提升。在无特殊外因的情况下港口通常需要24小时运营。这就意味着司机不得不多班倒也更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辰韬资本智驾基金合伙人萧伊婷透露中国吞吐量排名前30的港口在2019年占到了全球吞吐量的57.8%规模非常之大也意味着中国对港口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很强烈。
 
  港口正在成为自动驾驶角逐的新战场。西井科技COO章嵘指出未来几年港口的水平运输驾驶将从单车的智能向自动驾驶车队转变5G的建设将帮助自动驾驶感知变得更智能这将开放更多的运营模式港口无人化进程将明显提速。这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商业化落地加速
 
  12月14日11时8分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2号泊位加入混编作业的无人集卡上的集装箱被桥吊抓起后稳稳地装上靠泊码头的“达飞蓬特雷西纳 ”轮。至此宁波舟山港无人集卡编组实船测试已累计完成集装箱运输量5000标准箱有力验证了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信通公司自主研发的n-TOS系统无人集卡自动化调度模块在码头应用的显著成效。
 
  近两年自动驾驶开始在部分特定应用场景率先商业化落地港口、矿场这类细分领域也逐步向自动驾驶打开了市场大门。而在智慧港口升级大趋势下无人驾驶运输在港口的应用也会快速普及。
 
  近两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包括西井科技、主线科技、斯年智驾等港口自动驾驶公司三一重工、经纬恒润等汽车产业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此外像是元戎启行这种主做L4级无人出租车的公司也在将自动驾驶技术“下放”到港口领域推出了无人集卡。
 
  2017 年年初上汽红岩的自动驾驶卡车立项集成了众多合作伙伴包括应用场景的客户比如西井科技、上港集团等。上汽红岩为洋山港定制的智能无人驾驶牵引车已先期在珠海港投入运营在广州南沙港试运行。
 
  早在2018年1月西井科技与广东珠海港完成全球首辆港区作业无人集卡的第一箱作业。随后西井科技推出了自研的全时无人重卡产品Q-Truck进入整车领域;2019年8月份Q-Truck已经进行小批量量产。2020年Q-Truck车队已落地泰国最大的商业港口林查班码头正在日夜运营中。据章嵘透露从目前的投放运营的Q-Truck车队实际运营效果来看不仅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在大幅提升作业安全系数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港口的效率与效益。
 
  2018 年 2 月中国重汽、主线科技及天津港集团联合签署天津港智能自动驾驶港口集装箱纯电动牵引车研发与示范运营项目。同年 4 月中国重汽自动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
 
  2018 年 4 月图森对外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完全自有车辆的港区内部集装箱卡车车队自动驾驶测试视频宣布进入港内集装箱卡车自动驾驶运输市场。
 
  2019 年 4 月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畅行智能签署港口自动驾驶车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港口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推出国内首辆混合动力自动驾驶集卡车同时也是国内首辆自动驾驶采用量产方案的前装商用车。
 
  而在此前畅行智能提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集装箱卡车已经在宁波和江苏的港口开展试运营和测试开发等活动。
 
  目前提供港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在港口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服务的角色包括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传统工程机械公司、传统汽车电子公司等(其中以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为主)。主要包括: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西井科技、主线科技、斯年智驾、畅加风行、飞步科技、牧月智能、元戎启行、图森未来;传统工程机械公司——三一海工、振华重工;汽车电子公司——经纬恒润。
 
  今年以来除了主线科技之外自动驾驶企业在商业化进程中多次迎来实质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在疫情与物流需求的催化下自动驾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就在11月自动驾驶公司嬴彻科技和图森未来分别宣布获得融资嬴彻科技表示将加速在L3级别自动驾驶重卡量产和商业化运营方面的进程。
 
  12月4日主线科技与科技型专业化物流服务商全球捷运物流集团(以下简称“全球捷运”)在12月3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一个港口智慧物流全方位产业合作平台结合全球捷运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和主线科技智能驾驶运输系统共同推进港口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这也就意味着继11月2日主线科技宣布向宁波舟山港完成交付13台无人驾驶卡车商业订单后其商业落地探索进一步加速。
 
  主线科技CEO张天雷表示主线科技深刻理解港口智慧物流运输市场的强烈需求通过自研核心无人驾驶技术得到客户信赖与市场认可。未来将与全球运捷率先填补国内港口智慧物流运输的市场空白。
 
  据悉目前主线科技已经在智慧港口场景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规模商业化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招商港口妈湾智慧港等大型港口枢纽企业建立合作并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港口无人驾驶卡车车队。
 
  而全球捷运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国际物流各环节的数字化垂直运营及细分行业端到端解决方案。全球捷运物流方案及数字化平台应用于天津港、青岛港、上海临港普洛斯物流园、宁波港及盐田等港口及郑州、西安、重庆等内陆物流枢纽。作为方案支持配套集团在国内港口和内陆枢纽都配备集装箱场站、仓库、拖车及专业团队。
 
  在萧伊婷看来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载人为主的无人出租车、载货为主的干线物流技术虽然前景美好但是距离量产落地分别需要5~8年、10年以上的时间而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则有望在2~3年内落地。
 
  港口需要什么样的自动驾驶?
 
  章嵘认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需要充分结合场景来实现而无人驾驶集卡在港口智能化运输场景下的推动需要放在智慧港口的全局化方案中来看。
 
  以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信通公司自主研发的n-TOS系统无人集卡自动化调度模块为例该模块用于“指挥”无人集卡在码头进行常态化作业。该模块能够实时读取生产作业指令数据综合考虑作业工作点的优先等级并根据无人集卡实时位置、电量、附近设备繁忙度等状态信息结合港区其他作业设备任务状态和设备实时反馈信息通过智能匹配模型和最优路径算法计算为无人集卡指派最佳作业任务保障重点作业路供给使无人集卡具备与传统集卡无区别化作业的能力。
 
  在全球智慧港口升级趋势下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运输领域的应用可实现集装箱装卸设备、散货装卸设备、港口调度、货物运输、航运消息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
 
  根据建设方案天津港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加速港口自动驾驶商用化进程形成具备丰富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平台推动港口物流运输全面自动化、智能化实现自动驾驶多场景串联打造智慧港口与智慧物流的综合示范区。据悉2020年10月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实现了首次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系统测试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无人自动化集装箱场桥、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无人智能解锁站和无人集装箱岸桥完成了规模化成组应用。
 
  在西井科技的智慧解决方案中可为用户提供智慧堆场(WellYard)、智慧闸口(WellGate)、智慧岸桥(WellCrane)和港区AI安防监控系统等产品这类产品与其无人驾驶系统一起共同服务与智慧港口的各项业务流程。
 
  从西井科技的运营经验来看在港口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这一场景中只有单车能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不能满足目前智慧码头的实际需求。
 
  “客户需要的是从上层调度和中台系统来实现车队级别的无人集装箱运输服务。”章嵘表示。“只有将港口码头的实现场景中多套用户设备与无人系统之间的联合打通最终实现一个真正的无人智能码头。”
 
  据介绍现阶段港口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种:自动导引运输车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无人跨运车ASC(Autonomous Straddle Carrier)和无人驾驶集卡。
 
  这其中AGV的成本非常重单车的制造成本可能要350-400万元另外由于AGV技术比较成熟港口需要把整个土建全部都改掉这会进一步加重成本比如洋山港四期的 AGV 采用了磁导航技术通过埋在地下的 61483 根磁钉来感知自己的位置根据实时交通状况来行走最优化的路线。在行驶路线上这些磁钉每隔两米布设一个整个集装箱码头的磁钉宛如一张大“围棋棋盘”。一辆 AGV 的造价在 500 万 到 700 万左右。但凡需要在港内安装一些专门的路径导引装置如激光反射板或者导引磁钉时就意味港口需要停工数周。对于抢生产任务的港口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跨运车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非常流行但有一个限制就是跨运车本身高度有限通常只能满足1-3个集装箱高度的堆放而我国集装箱码头普遍堆场密集为保证空间利用效率通常会堆放4-5层集装箱。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港口无人集卡的实验和运用普遍采用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下的L4级别:此级别下无人集卡可以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无需驾驶员接管和干预;无人集卡可以自动对行车环境进行感知并在危险情况下主动制动或切换线路。
 
  同时由于无人集卡无需专门铺设导航轨道其应用到集装箱码头作业也不需要太多的码头改造(尤其是土建部分)因此更加适合老旧码头。如果结合自动驾驶公司的技术方案再适当引入智能路测设备则可以显著加速无人集卡在港口的大范围成熟商用。
 
  结合我国港口智能化升级的实际情况无人驾驶集卡相比其他方案来说建设成本低非常适合现有码头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只需要结合自动驾驶公司的技术方案再适当引入智能路测设备则可以满足无人驾驶集卡的商业化应用。
 
  因此辰韬资本认为无人驾驶集卡将会成为港口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方向之一。
 
  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辰韬资本智驾基金合伙人萧伊婷透露辰韬资本正计划投资一家港口无人驾驶公司。作为一家专注无人驾驶的基金公司辰韬资本投资赛道的逻辑主要有三点:第一技术要成熟这意味着需要在低速封闭的场景;第二商业模式要跑得通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使用成本比司机低;第三要有路权。基于这种考量港口、矿山、农机、环卫四个赛道进入到辰韬资本的视野。具体到港口赛道辰韬资本又设置了三个壁垒:第一被投资公司需要具备较好的场景经验和实际经验这既涵盖了港口的实际经验又涵盖了无人驾驶经验;第二被投资公司的领导团队需要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第三战略更倾向于投资走运营战略的公司。
 
  虽然商业模式依然清晰但无人集卡港口的落地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厘米级的精准停位要求、大型设备的识别与交互、金属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干扰等等。因此完全落地依然还需一段时间。
 
  据辰韬资本研究无人集卡商业化分为四个阶段:商务洽谈、港口无人驾驶调试、去测试员测试和去安全员测试。从时间上看2020年12月到2023年12月将是去安全员测试时期一部分公司会获得资本青睐另一部分公司会被淘汰。
 
  虽然短期内自动驾驶真正上路还有许多技术和法律问题没有突破但港区的自动驾驶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方面港口是一个封闭场景这里不允许行人和其他无关车辆进入驾驶环境相对简单。而且机械对集装箱装卸来说也更适用。
 
  另一方面按照国内港口货车驾驶规则货车在港区内的行驶速度在10-30公里/小时之间。在这种速度下自动驾驶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对于大多数港口来说通过对已建集装箱码头进行自动化改造是升级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根据辰韬资本提供的这份报告现在集卡司机每年的工资和社保支出加起来在20万左右。而目前一台无人集卡的传感器和软件均摊成本加起来也在这个水准。随着激光雷达、计算芯片等硬件价格的逐步下降无人集卡的运营成本会低于人类驾驶集卡从而可以让港口拥有更多的动力去部署无人集卡。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