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如何乘胜追击?

   2021-03-29   来源:中国水运报   

   近日,伴随着嘹亮的鸣笛声,一列满载着各类家用电器的“家电专列”由无锡铁路南站发出,驶向上海洋山港。记者从上港集团获悉,2020年上海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箱量达26.8万TEU,同比增长80.08%,增幅排全国第一。

 
  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缘何暴涨?与第一梯队有多大差距?未来有哪些短板急需补齐?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箱量增速创新高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给出了最后期限。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对交通运输业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港口后再由船舶出运,或是进口货物由船舶运输到沿海港口之后再由铁路运到收货地,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种运输模式,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污染排放少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海铁联运成为国家战略部署。
 
  作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积极推动海铁联运业务发展。2019年11月,上港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四方股东合资成立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海铁”),以聚焦芦潮港中心站功能作用发挥和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优化为目标,推动公路集装箱中短距离运输向铁路、水运方式转移,着力构建“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公则公”的综合运输服务格局。
 
  上港海铁成立后,上海港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迅猛增长。“去年上海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箱量为26.8万TEU,增长80.08%,其中芦潮港站箱量超23万TEU,同比增长146.06%。”上港集团宣传主管任闵昱告诉记者,80.08%的增幅在全国排第一,今年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创新的纪录。
 
  数据的背后,是上港海铁积极开拓市场业务,依托铁路、港口、船公司资源优势,立足沪宁沪通沿线、拓展浙北、安徽苏北、辐射中西北部地区,制定班列整体规划策略,专项发展上海口岸海铁联运业务。目前,已形成了“5条固定循环班列,多点辐射对接”的线路布局。五条固定循环班列连接苏州、湖州、常州、长兴、海安五个城市,形成了货运列车客车运营模式,即“固定装车地点、固定班列车次、固定到发时间、固定线路运行、固定运输价格”的“五定”模式。
 
  循环班列开通后,海铁联运优势更为明显。去年2月10日至2月14日,上港集团联手铁路部门将中粮集团海外进口的2000吨中央储备冷冻肉,共计81个冷冻集装箱,分5批次送至武汉吴家山集装箱站。“5批次都是直达专列,全程运输只要18个小时。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公路运输不畅通的情况下,海铁联运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快速、安全、不受天气影响等优势。”中铁集装箱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刘锡林介绍。
 
  海铁联运班列不仅快,而且省钱。去年“常州—上海港”海铁班列实现集装箱重箱发运量27056TEU,完成“公转铁”货物发运量40.98万吨,发运量超过2019年全年总量223%,实现本地企业物流运输降本约1353万元。“去年下半年出口货量激增,集卡司机、港口空箱短缺,我们用卡车提货得不到保证,专门找到上港海铁咨询海铁联运业务,既保证了货物出口,又节省了物流费用。”常州一家外贸公司经理告诉记者。
 
  据任闵昱介绍,目前上海港的海铁联运业务主要覆盖长三角,以及重庆、武汉、成都等共计8省21市,包括洋山港区全部外贸集装箱航线,形成了芦潮中心站日均到发500车、集装箱到发1000标准箱的业务规模。货物品类包含汽车配件、光伏产品、户外家具、白色家电、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纺织品等,迅猛增长的海铁联运量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港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
 
  两大短板待补齐
 
  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尽管去年海铁联运业务量有了很大的增幅,但相比全港集装箱吞吐量,海铁联运业务仍是一块短板。
 
  上港集团海铁联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陈伟介绍,导致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港铁分离”。
 
  “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水港区是当前上海港的主要港区,但这两个港区目前都没有铁路装卸线的通过。”陈伟告诉记者,由于铁路装卸线没有直接通入港区,从而导致了通过铁路运输的出口集装箱必须通过集卡短驳到码头,不仅增加了转运成本,也使得整体运输时间变长。
 
  除了“港铁分离”外,货源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海港的货源多以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沿线地区为主。但长三角腹地货物属于公路运输的优势运距范围,长江沿线地区腹地货主则会选择运价更低的水路运输。因此,推进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仍需多方携手,探索深化,以鼓励市场货源尝试并接受海铁联运模式。”陈伟表示。
 
  此外,上海港发展铁海联运业务还面临周边港口如宁波舟山港的激烈竞争。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超44万TEU的海铁联运规模占据全国第一,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则以16万TEU的规模居全国第三。此外,宁波舟山港去年还新开安庆、海安等16个海铁联运业务点,开通海安、芜湖两条海铁联运班列,全港海铁联运班列达19条,业务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56个地级市,区域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上海港应补齐短板,真正发挥出龙头作用,带动长江尤其是长三角区域海铁联运获得更大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一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五项举措促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沿海港口海铁联运量超过660万TEU,2017年以来年均增长26%。但海铁联运量在港口吞吐量的占比,到去年我国也仅为2.6%,而发达国家通常在20%—40%左右。参照发达国家比例,我国港口海铁联运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港口海铁联运分几个梯队,其中,青岛港去年海铁联运量突破170万TEU,为第一梯队;营口港、宁波舟山港首次突破100万TEU,居第二梯队;连云港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完成62.8万TEU,处于第三梯队。
 
  从统计数据上看,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不仅与第一梯队的青岛港,第二梯队的营口港、宁波舟山港相差甚远,与第三梯队的连云港港也有不小距离。
 
  陈伟告诉记者,为加快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发展,上港海铁已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将携手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海铁联运业务发展:一是加强港口、铁路、船公司的合作,增加固定车底循环班列开行班次数量和密度,推进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班列化运行;二是实现铁路货运和海运的单证互认,全面推行电子单证;三是探索实现各种箱源的互认;四是建设内陆无水港站,复制推广苏州ICT模式,将内陆铁路场站视作港口的延伸;五是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铁+港+船’优势,不断优化海铁联运网络,加大精品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力度,着力打造内外贸、进出口、过境双向双重大通道,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较‘十三五’期末翻一番。”陈伟表示。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