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外贸:“双循环”背景下开启发展新格局

   2021-04-2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致力于构建以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对外贸易在延续2020年外贸实现V型反转,并强劲复苏的基础上,2021年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和国际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我国稳外贸、保企业主体、保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政策支持成效持续显现,外贸企业抓住机遇,发挥我国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外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的优势,外贸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依托全球独一无二的疫后生产秩序,货物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84687.4亿元,同比增长29.2%。出口46140.2亿元,同比增长38.7%;进口38547.2亿元,同比增长19.3%。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如此亮眼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到上年基数较低、员工就地过年等因素影响外,与“双循环”进程中,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有很大关系。
 
  “双循环”为外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今,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作用、依存。实际上,我国经济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都是基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衔接,“双循环”建立在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的基础之上。
 
  从这个意义来讲,“双循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经济体系。我国作为目前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即使是推动国内经济循环也需要大量采购国际资源、能源和原材料,需要国际市场的关键零部件等资本品和中间品以及海外各具特色的消费品。之所以强调国内大循环,是因为大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主要应当依靠内需来拉动。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3.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2%,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提升,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
 
  我国及时采取的稳外贸政策发挥积极作用。外贸与上下游的产业链关联性非常强,国内上游企业要为出口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或服务,外贸对GDP间接的拉动非常重要,这事关1.8亿人的就业和饭碗问题。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央和地方及时出台落实出口退税、外贸信贷、出口信保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打通产业链,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政策惠及更多外贸企业,对货物进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
 
  服务业扩大开放,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新亮点
 
  受疫情冲击,1—2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规模下降,但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服务出口3353.5亿元,同比增长21.9%;服务进口3786.3亿元,同比下降18.6%。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同时,我国在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13年国家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至今,目前我国共有自贸试验区21个,在金融、电信、物流、医疗、健康各个服务领域都扩大对外开放,彰显了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未来,将自贸试验区与“双循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释放自贸区的发展活力,可以促进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
 
  1—2月份,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升,进出口总额3241.6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45.4%,较上年同期提升8.0个百分点。其中:进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当中技术含量非常高,而且对生产生活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支撑的服务业。如今,在很多酒店和餐馆中,能够看到机器人的送餐服务,还有机器人代替人工的其他服务。随着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服务将会扮演非常关键的环节。还有信息服务,今天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网上娱乐、网上沟通以及网上购物。所以在这个领域的服务当中,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成了新的亮点。
 
  RECP成员国助力外贸发展多元化新格局
 
  一季度,我国对其余14个RCEP成员国合计进出口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5%。出口1.25万亿元,增长27.5%;进口1.42万亿元,增长19%。RCEP15个成员国覆盖22.7亿人口,GDP规模达26万亿美元。作为一个全球最大规模的巨型自贸区,它首先会通过贸易和投资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扩大区域内的相互贸易和相互投资,延伸全球产业链,增强区域生产网络体系的功能,使得我们15个成员国能够获得更强劲的增长,同时为亚太和全球打强心针,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24.3%,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本世纪前10年,我国与东盟经历了黄金10年,贸易额从400多亿美元攀升到4000多亿美元,今后我国与东盟会致力于打造钻石10年,2020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6000多亿美元,未来还会持续朝新的台阶迈进。我国与东盟在合作的进程当中,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着眼于相互的需求,在各类产业方面,深化国际产能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挖掘潜在的市场机遇。
 
  4月15日,我国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未来我们有了RCEP这样的一个更加宽广、统一的大市场,这是“双循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机制性合作平台。在这个框架下,通过减少各种壁垒,中国及其他成员国能更高效配置资源和要素,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面对疫后全球经济的恢复,中国更需要与周边亚洲伙伴国家加强经贸网络构建,强化供应链韧性,从而更有效抵御外部经济冲击,并且给全球的发展带来更好的预期,都有重要意义。
 
  RCEP的多数成员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推进,紧密了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经贸关系,成为助力RCEP成功签署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务实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货物贸易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5%;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28.6%,进口1.09万亿元,增长13.2%。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外贸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期间,我国仍然处于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期,我国追求高质量增长和双循环发展将打造贸易强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和货物贸易市场份额均创出历史新高,显示出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国家,外贸潜力在持续释放。特别是以东盟为代表的“一带一路”伙伴国家,未来蕴藏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外贸企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将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确立而不断提升,一大批中国的跨国公司将茁壮成长,塑造中国新的国际竞争力。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体系等“三项建设”,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这给外贸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加大力度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国内市场,外贸企业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构建“双循环”的过程中,外贸企业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一是进口资源能源、粮食等,让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二是进口中间品、关键零部件,然后销往全球,可以更快地提升出口竞争力;三是对于很多既做外贸又做内贸的企业来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全球调配;四是外贸企业通过进口和开拓国内市场,在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还存在大而不强的短板,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外贸企业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发展质量;二是积极主动运用自由贸易协定等相关机制安排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三是要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在市场开拓上畅通国内外销售渠道。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