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警惕出口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2021-05-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了30%,对我们影响特别大。”广东启梦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卡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玩具,去年基数较低,今年出口增长较大。但是,因为玩具所需要的原材料ABS塑料是从韩国进口的,今年以来价格大幅上涨,加上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运费水涨船高,所以,虽然目前订单增加了,但他们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成本大幅上涨挤压了我们的利润空间,现阶段不能向客户提价,只能先扛着走一步看一步。”

 
  而另一家外贸公司已经扛不住了选择提价,宁波一家汽配出口公司经理李霞对本报记者说:“今年以来,原材料涨价已经超过了20%,我们公司做轮毂出口,成本上升对产品销售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对策只能向客户加价,但是加价幅度只能适当调整,不可能全部转嫁出去,毕竟也要考虑客户的实际销售情况,所以,利润肯定比过去低很多,如果接下去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的话,很多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
 
  除了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升级也导致中小外贸企业利润下降,李霞表示:“公司的主要市场在美国,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形势对我们很不利,虽然现在没有被加征关税,但是预期影响使我们流失了很多客户。”
 
  来自市场的一线声音反映出真实现状——今年我国外贸出口高增长背后尚有隐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须冷静看待。
 
  从订单荒到爆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8.5%、33.8%和22.7%,其中进出口、出口增速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当前因为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尤其在美国、欧盟,疫苗推进相对顺利,疫情有所缓解,所以,海外层面的需求对我们出口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从全球供给链看,中国的供应能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尤其印度疫情恶化以后,本来西方国家一度希望把供应链转移到印度的想法也破灭了。相反,今年以来有很多订单从印度又转到了中国。“外需增加和订单转移双重因素的作用,从订单荒到爆单,使得我们今年前4个月出口增长确实非常亮眼。”竺彩华说。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认为,4月份的进出口数据超过预期,即便受到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增速并未较一季度放缓,反映了我国外贸“开门红”的持续性,也说明世界经济在持续复苏,国外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国一系列超常规的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例如减税降费、出口退税、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等,为国内外贸企业降成本、防风险、抓订单、扩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如此快速的增长显然是一个短期现象。
 
  增长背后的诸多挑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全年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疫情不确定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国际环境复杂性等风险。企业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海运的运价在高位徘徊,运力不足影响企业接单;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部分地区用工难的情况仍然较为突出。
 
  竺彩华认为,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两方面:一是下半年疫情的进展,以及病毒变异情况,现在无法确定疫情会在什么时间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所以疫情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二是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过程,会以一个什么样的速度推进,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我国进出口高增长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贸易不平衡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认为,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是我国进出口当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同时,全球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处理全球市场变化所带来的贸易摩擦,以及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寻求稳定发展,这都需要高超智慧。下一步,处理好各种贸易摩擦,以及为全球贸易建立稳定规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
 
  金柏松告诉本报记者,2020年中国全球出口比重近15%,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今年随着出口份额越来越大,可以预见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肯定会越来越激烈,对此我们需要短期和长期结合,短期要反击,长期要转型。
 
  外贸稳定增长任重道远
 
  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贸运行有利因素较多,但外部挑战也不少,外贸稳定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竺彩华认为,虽然出口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总体上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毕竟产业链供应链有一定的黏性,加上经过疫情考验,国内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所以,只要我国供应链稳得住,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或者世界工厂地位,在很长时间内还是可以保持的。在此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改善国内营商环境,推进自贸区建设,构建双循环格局,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强国。
 
  “如果一直不愁订单,利润很高的话,企业不会主动要想转型,只有利润不断受到挤压,才会积极寻求出路。”竺彩华说,下半年,从全球供应链来看,能够承接中国转移的,只有印度,但印度疫情目前尚无好转迹象,越南的容量也有限,承接得多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也会上涨。所以,西方国家将会加快促进产业链重构和回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初步判断今年进出口增长趋势应是“前高后低”。
 
  “随着基数效应的减弱和消失,进出口同比增速会有所下降。”金柏松也认为是“前高后低”。伴随下半年疫情好转,全球需求的回暖有望拉动中国出口的因素逐渐从“份额替代”转向“总需求复苏”,特别是疫情压抑的投资需求释放,将促进中国的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
 
  面对当前的几大压力,他建议企业该提价就提价,学会适应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在竞争中生存发展,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
 
  徐洪才认为,美国正加快推动供应链与中国脱钩,在供应链上“去中国化”,未来这种趋势还将延续和加剧。对此,我们要反制,虽然要付出代价,但不破不立,危中有机,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努力发掘新机遇。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0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