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10年价格上涨10倍,我国从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这一资源或将枯竭?

   2021-05-31   来源:不凡智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甚至于不少人还称我国为“基建狂魔”。然而,要想建设基础设施的话,作为原材料的沙子是必不可少的。沙子作为基建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却出现了短缺的现象。对此,很多网友都在问,世界上这么多沙漠怎么可能没有足够的沙子呢?

 
  据外媒报道,全球确实正面临沙子短缺的现状。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的沙子使用量增加了2倍,部分原因就是城市化发展过快。据联合国估计,全球使用的沙子数量是水泥地10倍。仅在建筑工程方面,全世界每年就消耗大约400亿到500亿吨沙子。消耗的沙粒数量远远超过了沙粒的自然生长速度,其中中国就使用了300亿吨。
 
  目前,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粒总量高达1.81万亿吨。然而,在2019年我国天然砂总进口量约为554万吨,出口153万吨,成为净进口国。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沙子用量可以达到200亿吨,约占到全球市场需求量的60%。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我国当时还是出口天然砂创汇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中国河沙价格仅为2元/吨,到了2000年左右上升到了20元/吨。2010年,这一价格仍在30元/吨左右。而现在部分地区已超过200元/吨,甚至接近300元/吨。之所以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自2019年以来,我国就禁止了开发河沙,河沙也被列为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因此,在长江流域、潘阳湖、洞庭湖等地区的采砂量明显减少,这也导致了砂石价格上涨。
 
  当然,砂石的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在发生。盛产石油的中东沙漠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面临着沙子短缺的问题。迪拜每年也都需要花4亿美元进口沙子,并且这些沙子还都是从遥远的澳大利亚进口的。此外,新加坡四面环海,理应说可以得到无尽的海沙,但每年却也要进口大量的沙。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但人口多,为了满足需求,所以必须填海造陆,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沙子和混凝土。因此,新加坡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沙子进口国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全球沙漠地区多得是,那里的沙子就不能用吗?海洋里的呢?为什么会如此缺沙?的确,地球表面的陆地中,有1/3几乎都是沙漠,这样来看的话,沙子的确够用。但是要知道的是,沙漠里的大多数沙子是根本用不了的。因为沙漠中的砂粒大,又光滑,不能满足工业建筑对砂粒大小、棱角、摩擦力等方面的要求,这种沙子用在建筑工程中肯定是不行的。
 
  而海洋里的沙子,也是一个问题,海沙中含有大量的盐粒和污垢颗粒,用于施工中是会产生很多副作用的。首先来说,大海中含量超级高的盐分,如果直接用来浇筑立柱的话,是会直接导致钢筋被腐蚀的。而想要去盐、去除杂质的成本又非常高。因此,大多数人都开始挖河沙。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这种方式对河流系统是有非常大危害的,很容易引发塌陷,破坏当地生态,甚至于会发生洪灾等危害。
 
  湄公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大量采砂破坏了当地生活用水,导致东南亚粮食产区耕地盐碱化,严重影响粮食生产。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要禁止开发河沙的原因。过度开采沙土只会生态系统,甚至影响水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在2019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砂石的挖掘速度已经超过了其自然恢复速度。然而,此时人类的需求还没有达到顶峰。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未来30年,全世界将有25亿人流入城市,这也意味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生活需求,每年将兴建新的建筑物和道路,但所有这些建筑需要使用沙子。并且,不仅建筑业需要沙子,太阳能电池板、玻璃、芯片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材料也都需要沙子,由此也可以看出沙子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由此对于沙石的短缺,很多专家也提出了建议,最重要的是不断改进施工技术,而是寻找新的材料来替代河沙,从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行业内主流的方案就是人工制砂。所谓人工制砂,一般来说就是用机械把岩石加工成可用的砂。该方案既高效、快速,又能充分利用废石资源。最重要的是,它比大型采矿沙场更环保。除了利用制砂机人工制砂外,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是缓解供砂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建筑垃圾回收率不到10%,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建筑垃圾问题是非常严峻的,经常都会看见被堆放在河边大量的建筑垃圾被粗狂地填埋和堆放,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成为第一大城市垃圾来源。很多城市,甚至已经被建筑垃圾“围城”了。如果能将这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沙子短缺的问题,又解决了城市大量建筑垃圾堆积的问题。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0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