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口大增 出口放缓

   2021-06-10   来源:新湖财富投资管理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8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4%,环比下降0.6%,比2019年同期增长24.7%。其中,出口26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进口2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环比下降1.2%,比2019年同期增长26.4%;贸易顺差455.3亿美元,同比减少26.5%,环比小幅度增加6.23%。通过计算得5月份出口和进口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1.07%和19.56%,相较于4月出口和进口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6.8%、10.7%,2021年5月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增长平稳。

 
  1、多因素导致5月出口增速放缓
 
  今年5月出口26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基本持平,出口增速放缓。究其原因,第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出口企业生产成本抬高,影响企业的出口生产;第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造成部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影响其出口份额;第三,劳动力供给紧张,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制造业企业成本不断高升的情况,企业用工难度加大,影响其生产制造能力;第四,国际航运价格飙升,全球疫情整体复苏,但局部仍受较大影响,造成集装箱供给紧张,供需缺口加大造成国际航运价格高涨,使得出口企业接单意愿降低。
 
  对东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速相对较高。中国对美国和东盟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为49.8%和39.3%,中国1月-5月对欧盟和日本出口累计增速为38%和17.3%,由此可知美国和东盟的需求对中国出口贡献较高。究其原因,美国是中国出口供给的主要需求来源地,今年5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PMI新订单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分为为61.2、67和64,均高于前值的60.7、64.3和62.7,美国的海外需求较为旺盛。美国在1.9万亿和1.8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实施下,就业数据仍不及预期,本土市场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美国对于商品贸易的海外需求仍在持续支撑我国出口贸易。同时,东盟也是我国5月出口的一大拉动力。近日,越南、印度等地疫情严重,鉴于当地工厂关闭停产隔离,对于“宅经济”物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需求助推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
 
  2、“宅经济”物品仍为支撑出口的主力
 
  劳动密集型商品尤其“宅经济”物品成为支撑5月份出口的主力,其中家具及其零件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64.9%;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66.3%;玩具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70.9%。而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为负降到-3.1%,说明在海外疫情再起的情况下,防疫物资这一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继续减弱。机电产品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44.2%,其中汽车底盘出口增速领先,1月-5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110.9%。东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为全球供应机电、矿产品等。2020年二季度为越南上一轮疫情爆发的主要时间,期间越南的机电类产品出口金额同比下跌0.87%,中国作为机电产品生产大国,在本轮东南亚国家疫情爆发时承担出口替代的角色,我国汽车底盘出口主要需求方为欧洲,欧洲现阶段较好的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带动了我国汽车底盘的出口。
 
  3、恢复型内需推动进口加快增长
 
  今年5月进口2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环比下降1.2%,比2019年同期增长26.4%。一方面,国内需求持续性增长,支撑进口需求。5月份PMI进口指数为50.9,高于前值50.6.PMI产成品库存46.5,低于前值46.8,具备进一步扩大进口补充库存的需求动力。另一方面,人民币不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减,提振了进口金额的增长。5月份,CRB现货综合指数平均540.86,远高于前期平均值518,突破近十年的峰值。
 
  中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拉动不断增强,美国是进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地。中国自美国1月-5月进口累计同比增长为和59.8%,中国自欧盟、东盟和日本1月-5月进口累计同比增长为39.9%、38.9%和29%。相比于欧盟、东盟、日本对中国的进口拉动,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拉动力更加显著。拜登政策上台后,中美经贸关系缓和,虽然美国在实质上不会改变打压中国,但相对缓和的外部环境将推动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效果。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助推铁矿砂、原油和大豆等商品进口量价齐升。进口的结构上,呈现上游原材料、中游工业品、下游消费品和农产品的需求同步增长的过程。铁矿砂1月-5月进口数量增加6%,进口金额增加85.7%。原油1月-5月进口数量增加2.3%,进口金额增加20%。原油、铁矿等大宗原材料的进口持续走强,反映了国内对工业品保持高消费和高需求的水平。随着中国“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落地,环保政策将加快钢铁行业去产能,提高铁矿砂等原材料的进口需求。随着我国基建投资加快和夏季到来,季节性因素将持续铁矿砂、原油等上游产品的需求。中游产品上看,1月-4月机电产品进口保持31.1%的增速。下游消费品中,1月-4月汽车底盘进口同比增速达到73%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大豆1月-5月进口数量增加12.8%,进口金额增加44.2%,大豆等农产品进口增长主要源于中美贸易协定的推动,5月中美重启经贸对话助推中国对美的农产品进口以期完成2020年初第一轮经贸协定的承诺。
 
  4、展望:出口边际放缓,进口增长平稳
 
  前瞻地看,出口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的落地将推动外需持续增长,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
 
  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随着欧美等主要经济疫苗接种率上升,经济复苏加快和生产全面恢复,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会减弱,加之因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叠加去年高基数效应,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但会边际放缓。进口方面,国内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仍然会助推进口额增长,进口增速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稳定。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