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合肥港从“0”到“37万”:释放内河潜力 激发长江活力

   2021-07-08   来源:金台资讯   

   出合肥市区,走完裕溪路高架桥,然后拐上南淝河路,继而来到繁华大道,一座集装箱港口便出现在眼前。

 
  10年前,这里还是远在城郊的荒凉河畔,没有穿梭过往的船只,也没有呼啸而过的高铁。而今,站在南淝河畔,半自动化的堆场场桥忙转不停,不远处,岸桥、集装箱卡车、轨道吊配合紧密,对到港的集装箱船舶开展接卸作业,箱移如行云、车动如流水。
 
  今年,是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的第10个完整运营年度,在安徽省内港口协同发展版图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合肥港亮点频现。
 
  自运营以来,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超过30%。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7万标箱,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为合肥及周边外向型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过10亿元。
 
  对于合肥港来说,今年更是实现了港口经营的开门红。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7万标箱,逐步形成品牌和集聚效应,带动港口产业转型升级。
 
  合肥港位于南淝河右岸迎河作业面。水路经南淝河、巢湖、裕溪河入长江,全长132公里。“由于巢湖水调节,几乎没有枯水期,航运水深常年保持在4.5米左右。”合肥港码头总经理姚中奇介绍,基于上述优势,合肥港在内河航道有着优越的通航条件,常年可通行2000至3000吨级船舶。
 
  目前,该港已开通合肥-芜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合肥-上海三条航线,每天大概有15趟班轮在跑,2019年“港航巴士”航线开通,使合肥港的货物通达国内主要港口。
 
  也正因为航道条件好,如今包括格力、佳通、京东方以及江淮汽车等在内的合肥市企业,95%的产品都从合肥港出货,发往全国各地。“以江淮汽车为例,车子一下线就开到港口,相比较过去走陆运至连云港,给企业降低了不少物流成本。”姚中奇继而补充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合肥港出发,以平均每小时8公里的时速计算,16个小时即可达到芜湖港,随后再前往上海,小船换大船,漂洋过海让“合肥造”走出去。
 
  作为安徽省江淮之间的水运枢纽,合肥港自身具备的便捷集疏运系统,拥有打开客户市场的先发优势,做好城市发展“合伙人”,合肥港圈出了良好业态环境。
 
  据介绍,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重要港口项目。港口一、二期工程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700米的岸线,7个2000吨级泊位,让港口具备了年吞吐能力达60万标箱,件杂货150万吨。
 
  在姚中奇看来,合肥港不仅仅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
 
依托先进的科技,近年来,合肥港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在码头的应用,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及营运也日臻成熟。
 
  在智能化升级方面,加大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投入,合肥港依照集装箱传统堆场与自动化堆场混用的模式,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内河港口的前列。
 
  “现在的场桥操作,不再像过去一桥一人,驾驶员也不用坐在场桥上,取而代之的是远程操控室。”顺着姚中奇手指的方向,两台无人化的场桥正在运转自如,“合肥市政府计划投入6500万元用于支持合肥港的智能化建设,到明年,6台场桥将全部改造升级,届时2名驾驶员即可完成堆场场桥的操控,既节省了劳动力,又降低了成本了,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标箱从“0”到“37万”,设备从“机械”到“机智”,合肥港的发展,折射出的是安徽省港航集团成立之后的快速发展、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改革的重大成效,也为合肥市融入长三角,释放内河潜力、激发长江活力奠定现实基础。
 
  “等智能化升级全部建成后,合肥港的吞吐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将成为国内内河航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姚中奇信心满满。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