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吞吐量突破15亿吨、稳居全球第一,山东港口为何能?

   2021-12-27   来源:大众日报   

   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12月23日下午,在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随着一个集装箱被顺利吊装到欧洲航线“中海环球”轮上,山东港口2021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同步实现新的突破,同比分别增长5.8%、8.1%,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全新跨越,标志着山东港口向着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山东港口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表示,这一发展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山东港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也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的重要成果。
 
  这是一份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践行“三个走在前”的精彩实践答卷。山东港口为什么能?
 
  攥指出拳更有力,一体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港口是山东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将山东港口打造成世界级港口集群,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提升山东港口发展能级意义重大。
 
  组建两年多来,山东港口按照“整合、融合、耦合”的理念,“统筹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此前各自为战、低价竞争、内卷内耗等乱象彻底消失,各港口主动对接、互为支撑、广开支线,以青岛港为中心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截至目前,山东港口新增各港口之间内贸、内支航线14条,实现省内港口全覆盖;打造“山港快航”海上巴士,发出烟台、威海、日照三条支线“天天班”;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将铝矾土、铁矿石等货种转水至渤海湾港,既为腹地厂家构建更加经济高效的物流通道,也使干散货业务成为渤海湾港的强力支撑,实现生产资源共享、“多港如一港”。
 
  去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超越新加坡港、釜山港,晋位世界第五、第六位;日照港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进入全球前十;烟台港建立起内贸商品车南来北往集散分拨中心,并成功打造精装化肥特色品牌,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化肥出口基地;渤海湾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成为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山东港口规模实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山东港口在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新增集装箱航线34条,其中外贸航线25条,航线总数累计达到317条,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在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累计开发建设内陆港26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72条,海铁联运量今年突破250万标箱,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一体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山东港口逐渐成为一个更具整体竞争优势的世界级港口集群。四大港口集团的齐头并进,骨干特色货种全面发展,航线枢纽网络日臻完善,资源统筹协同效应更优,最终结出了吞吐量与集装箱量显著提升的丰硕果实。
 
  服务新发展格局,保障全球供应链中攀高峰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流通受阻,世界主要港口普遍受到严重影响。山东港口立足“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担当RCEP区域面向日韩、东盟的“桥头堡”,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聚焦锻造硬核支撑,以更完善更强大的功能、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山东港口对内发挥一体化改革优势,持续织密省内海上中转通道,打造“山港快航”支线服务品牌,内部各港口间运输箱量同比增长26%;对外与船公司建立港航内贸集装箱市场合作开发机制,打造了山东港口至厦门、钦州等多条“两港一航”精品航线,内贸集装箱同比增长14.1%。同时,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持续扩大“散改集”业务、重点货种进箱规模,“散改集”下海箱量同比增长30%以上。
 
  在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山东港口积极对接船公司,持续完善、扩大全球航线布局,构建起“辐射日韩、连接东南亚,贯通印巴、中东地区并连通欧美的远洋干线”国际中转大通道,中转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3%,同时吸引船公司加开美国、欧洲等方向航线430多班航次,外贸卸船空箱总量超过400万标箱,确保了国际海运畅通。
 
  除了“畅通循环”,来自服务的“提档升级”也是山东港口服务全球的“关键一招”。成立两年来,山东港口在业务模式、口岸效率、服务质量、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深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攀登: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试运行,构建起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经济的立体智慧绿色港口集疏运新模式;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52.1自然箱/小时,第7次刷新装卸世界纪录;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连续六年获得马士基全球集装箱码头泊位效率排名第一,“套泊热接”作业模式愈加成熟,为船舶进出港节约时间505小时;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落地日照港,装卸作业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此外,“云港通·口岸智慧查验新模式”和“7×12小时跨区全时查验”等多项口岸监管创新成果落地,实现了海关查验全程的线上化、无纸化操作;“先期机检+船边直提模式”将查验顺势引入装卸环节,机检直放货物实现直接从码头前沿提离,有效降低了时间和物流成本。
 
  新兴业务“反哺”,港航综合服务能级大提升
 
  两年多来,山东港口沿着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不断按下“加速键”。特别是按照山东省国资委“港口航运及供应链,投资与资产管理”的主业定位,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现代物流等12个板块新兴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山东港口围绕港口主业设立或参与设立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期货公司等,构建高端服务平台,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新业态不断壮大,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两年多来,新业务板块收入、利润分别增长92%、11%。
 
  同时,新兴业务的资源集聚和对传统业务的“反哺”增值日渐凸显。目前,山东港口铁矿石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近1/4;原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超1/3;铝矾土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超过3/4;粮食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近1/5,在全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均领先全国沿海主要港口。
 
  李奉利表示,山东港口接下来将促进更多资源集聚、沉淀、延伸,逐渐形成全球港航关键要素的重要“衍生地”,为航运贸易、航运金融、航运法律服务业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丰厚沃土,实现山东港口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全新跃迁。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2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