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2%,达6905.9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4.8%,部分商品贸易甚至已恢复至经贸摩擦前水平。其中,美国自中国货物进口额增长6.3%,达到5367.5亿美元,接近2018年5385.1亿美元的水平。从商品结构看,塑料及制品、车辆及零部件、有机化学品、光学及医疗仪器、医药产品、钢铁及其制品、铝等自中国的进口额已超过2018年,电气设备及零部件、核反应堆等基本接近2018年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宁远认为,上述均是中美经贸摩擦以来受美方加征关税影响最为严重的商品类别,美国恢复并扩大自中国进口这些商品,显示出中国供应链在美国的不可替代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基于自身成本效益最大化,依旧扩大了从中国的进口规模。
中美贸易增长之下也存隐忧。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2022年从中国进口了5367.5亿美元的产品,低于美国从欧盟进口的5530亿美元,欧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这里还没有加上退出欧盟的英国与美国贸易数据,如果把英国也加上的话,差距将会更大。
同时,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持续下降。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2年,美国对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达1538.4亿美元。受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出口管制影响,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从2021年22.6%的正增长转为2022年2.2%的负增长,降低24.8个百分点,规模降至369.0亿美元。其中,电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信息和通讯等对华出口分别下降17.1%、4.3%、2.6%、1.8%,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的降幅更是高达20.8%。
自2017年年底推出《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后,美国在经济领域对中国持续实施打压,在上届总统特朗普开启的贸易战绵延至今,现任总统拜登更是在贸易、科技、产业链重构等方面对中国经济进行围堵和打压。白宫连续推行针对中国的系列措施,如《芯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等,以及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种种做法,美国极力重塑其全球产业链,以达到逐渐削弱中国经济在全球占比的目的。
众所周知,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出口量,太平洋西海岸的洛杉矶港已连续21年来成为最繁忙的美国港口,但据外媒证实,日前新加坡海领船务已暂停其远东至美西航线服务。原因在于近期美西航线运价指数持续下跌,而欧洲出口到美国的货量则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美东的航线运价目前仍然接近历史高位。随着太平洋集运市场需求疲软,不少船公司选择减少远东-美西相关航线的运营。
东亚通过美西航线出口美国的商品量持续下滑,这其中固然有中国传统春节休假和美国进口需求正在快速放缓的因素,但至2月中旬中国集装箱空箱回流加剧,其指向出口或将延续低迷趋势。今年1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1%,犹在50%以下。根据PMI出口订单指数领先出口增速的关系,这一数据预示着中国的出口增速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通过比较美国整体进口增速和从中国进口增速的数据,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增速下降得更早、更快。
当下,美国频施针对中国的各种贸易战、科技战手段以打压中国发展。最近美国又将6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月14日回应称,美方以所谓“支持中国军方飞艇等航空航天项目”为由,将6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希望美方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并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看出,美国在继续实施制造业回流和加强与盟友经济合作的政策中,将继续加快补贴国内产业,并对中国施加更严苛的出口管制和贸易壁垒,中美贸易的2023年,注定是曲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