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国船舶陨落谜底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大

   2008-07-20   来源:东方早报   

  升值,继续升值。

  7月16日人民币在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的同时,中间价也首次冲破6.82关口。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热钱流入中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我国造船业,痛并快乐着。

  从2003年开始,我国船舶工业步入飞速发展的"蜜月期"。近三年,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中国船舶工业科技经济研究院的专题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完工出口船舶7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占造船完工总量的62%;2006年我国船舶出口突破1000万吨,达到1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占完工总量的81%;2007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达到122.4亿美元,增长51%,出口船舶1490万载重吨。

  年报显示,中国船舶2007年全年实现外销133.87亿元。其中,美洲14.76亿元、欧洲65.37亿元、亚洲53.21亿元、其他地区0.51亿元。

  国金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小组做过这样的统计,假设200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区间为10%~16%,2009年为5%~11%,对公司2008年、2009年的每股收益进行分析,平均而言,2008年人民币每升值1%,中国船舶的每股收益大致下滑0.05元,2009年人民币每升值1%,每股收益下滑0.07元。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市场研究部的张主任告诉理财一周记者,去年曾经有人计算过,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我国造船业损失21亿元。据介绍,由于中国船舶订单充裕,人民币升值并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产量,但却会拉低利润。

  兴业证券研究员陈剑辉曾于5月26日去中国船舶调研,跟董秘施卫东交流。据施卫东介绍,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但新增订单增速已经放缓。从订单具体时间来看,2010年公司收入、利润将会达到高点,回落程度一要看全球经济宏观情况和航运业发展情况,二从公司本身来看,公司也在寻找未来的发展点,比如修船业务和海洋工程船舶业务。目前公司的合同都是闭口合同,按美元计价,船东首付比例为30%~40%。钢材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由公司自己消化。

  外高桥造船厂,是中国船舶最主要的一个造船厂。

  据克拉克松统计,2008年外高桥造船厂订单为好望角型散货船12艘、FPSO1艘、油轮10艘,合同总额15.73亿美元。2009年外高桥造船厂的订单数量有所下降,好望角型散货船6艘、油轮10艘、VLCC3艘,合同总额13.63亿美元。2010年又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订单总计28艘,合同总额20.74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国泰君安预计,外高桥造船厂2008年总收入将达到133.29亿元、2009年144.96亿元、2010年178.78亿元。

  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汝敬分析,造船业是典型的出口为主行业:2006年海船产量中出口船占78.8%,2006年底手持海船订单中出口船比例占83.3%。造船合同结算货币绝大部分用美元(包括国内船东订造海船的合同)。人民币升值期,船市状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7月-2007年底,国际经贸快速发展,船市空前兴旺;2008年起,造船市场进入下行通道。

  造船大国韩国和日本,也各自经历过两次本国货币加速升值的过程。日韩两次本国货币加速升值的经历,或许对正处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中的中国船舶有所启示。

  朱汝敬举例,日元急剧升值正逢两次造船危机。日元的两个急剧升值时期,第一次是在1971年-1978年(7年,升66%),第二次是在1985年-1995年(10年,升154%)。第一次造船危机时,新船成交量从1973年1.3亿载重吨降至1978年的不足1千万载重吨,第二次造船危机时,新船成交量从1983年3020万载重吨降至1988年1750万载重吨。

  日元升值和船市危机使日本造船业长期低迷不振,已签造船合同发生重大经济损失。日本船厂1971年5月时拥有相当于2万亿日元的外汇债权,如日元升值5%,船厂损失约800亿日元,如升值20%,损失约1700亿日元。成本上升,船价竞争力下降,出口船接单量减少,船舶出口遭受重大打击。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出口船比例超过五分之四,上世纪90年代起出口船比例不到五分之一。造船订单大幅下降,造船能力严重过剩,大批船厂倒闭。船厂业绩恶化,出现严重亏损。

  韩元的两次升值期对于韩国船市影响不一。韩元的两个急剧升值时期,第一次是在1986年-1989年(3年,升24%),第二次是在2002年-2007年(5年,升36%)。第一次急剧升值时期正遇世界船市低迷,导致接单量大幅下降,船企普遍亏损。第二次急剧升值期,恰逢船市兴旺,造船企业受冲击较小。 
 
  实际上,面对"汇率风险",中国船舶动作频频。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市场研究部的张主任分析,中国船舶首先从源头锁定汇率风险,从经营角度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要求船东提高首付款比例,或要求船东共担汇率风险等;运用远期结汇等市场手段锁定风险,以手持的远期外汇合约来降低公司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公司将结合实际用汇需求,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贷款等。

  国金证券研究员张仲杰告诉记者,中国船舶采取了提高首付比例的办法,2007年船东订船,首付比例达到40%,首付部分一般及时结汇,剩下的60%,又有一半用于进口的外币支付,剩下的一半公司采用远期结售汇、增加美元负债等方式,部分覆盖汇率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船舶下属子公司已签约但尚未交割的远期购汇合约的交易金额为4460.96万美元;远期结汇合约的交易金额为17.47亿美元,660万欧元。

  虽然中国船舶正在经历人民币升值的烦恼,但近期国内主要证券报纸集体吹风人民币升值放缓。在7月17日,几大证券报同时吹风,不知道是否有监管层的授意。中国证券报标题为《人民币宜尽快"弹"起来》,上海证券报标题为《弱势美元"绑架"人民币连创新高》,证券时报标题为《美元跌势不止会否有下一个"地雷"?》,证券日报标题为《人民币"加速升值不具备可持续性"》。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