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热钱催生绿色泡沫 中国碳排市场举步维艰

   2008-08-10   来源:新华网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碳排交易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曾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但是经过几年的开发,CDM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似乎并不乐观,眼前面临半途而废的结局尤为令人担心和焦虑。

  与此同时,碳市过热隐藏的资本风险和CDM背后不确定的政策风险有可能催生新的绿色泡沫。布什和福田康夫日前均表示,在八国集团峰会的气候谈判上,他们将敦促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意削减碳排放,尤其是中国。这也为绿色泡沫的破灭带来更多的潜忧。

  国际碳市如火如荼  金融机构青睐有故

  国际碳市近来炙手可热。对冲基金等投机热钱在次贷危机中折败后,纷纷撤出地产、金融领域,“碳资产”成了他们的新猎物。美国硅谷约80%的风险投资基金都从信息技术转向可再生能源、减排技术。

  国际热钱近年来十分青睐碳基金投资工具。据专业调查机构新碳金融公司(New Carbon Finance)数据称,全球的碳基金仅2007年前半年就吸收资金47亿美元,资产规模激增近7成。而这批热钱又以民间资金占大宗,投资碳基金的资金有9成来自民间。

  世界银行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最大买家,迄今为止世行独家管理的碳基金总额超过19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托管着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欧洲投资银行等8个碳基金项目。世行与各国政府联手推出多只基金,截至2007年11月,专门投资于碳资产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58只,规模超过70亿欧元。

  金融机构看好碳市场不为无因。

  从资本角度而言,对于基金来说,一方面“碳资产”像传统风投或是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本身就能带来收益,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实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又能再次创造利润,因此“碳资产”的双重收益模式自然赢得了基金的青睐。此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的股票债券市场几乎不相干,与非能源类的商品市场也关联甚微,基金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

  从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能源稀缺的长远趋势来看,各国工业生产的刚性需求和全球对节能减排的持续关注,是碳排配额日趋紧俏,价格水涨船高的幕后原因。6月25日,东京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首次引入了排放权交易制度,规定商务楼等大型办公场所也要承担二氧化碳减排义务,允许其向其他场所购买减排量。此外,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节节攀升,不少企业改用成本较为低廉的煤,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这也间接推动了碳排市场的热浪。

  绿色泡沫风险大  半途而废谁埋单?

  与网络、地产行业相比,开发CDM项目所需投入更大,资金、政策风险更高。清洁技术行业不仅涉及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各国政府也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泡沫一旦破裂所导致的社会影响,将牵连政府、企业、民众等各个方面,波及金融、基建、电力等相关行业,并可能导致政府财务和公共危机。

  “这不是最惨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DOE,即CDM项目中的第三方审核机构)的经理陈武对记者说,“项目没有批,被DOE拒绝,充其量就是前期的咨询和注册费用几十万没了,最惨的是项目已经注册,运行一年了,却没有减排量产生。”我们还可以设想最惨烈的结果就是企业继续消耗时间和精力,直到2012年的到来,那时《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已经结束。

  企业与国际买家签订的“购碳协议”里面常常有非常严格的惩罚条款,一旦企业不能及时足额交割CERs (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将会遭到对方的索赔。南京天井洼垃圾场的沼气发电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垃圾填埋的CDM项目。实施该项目的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濮世贵说,签订买卖合同不仅要讨论价格,对于索赔的规定要格外慎重,现在国内已经有企业由于通不过核查而倒赔钱的,也有由于达不到承诺的减排量而被罚款的。

  半途而废的项目究竟应由谁埋单?不但是中国企业搭上了时间、精力和金钱,那些国际买家现在连眼泪也流不出来了。

  据王齐介绍,几年前在市场很活跃的国际买家,现在都很平淡很低调,投标的多是newcomer(新手)。有些买家尽管投的钱无数,但熬了三四年撑不下去,只好能转的就转,能卖的就卖掉。中国很多不了了之的项目,最后都是由有能力的买家在伤心的同时收拾残局。

  颠覆传统商务模式  CDM举步维艰

  中国有1000多个CDM项目,如今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只有200多个。20%~30%的成功率是因为什么?

  “他们进来的早,”王齐毫不犹豫地回答,“国际规则的定义也是‘边干边学’。CDM是全新的机制,一开始的定义和规则只是框架型的,当大家都越来越懂,经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陈武同样这样认为,随着这个交易市场越来越成熟,EB(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的门槛肯定是越来越高。“从商业角度来说,EB开始启动这个市场的时候,希望别人相信能赚钱,有项目进来就不错了。”陈武解释道,“现在人们已经普遍相信CDM的存在,他不需要做给别人看了,而且他也有足够多的项目应接不暇”。

  门槛提高似乎还在意料之中,难以对付的是变化多端的游戏规则。

  “等你弄明白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规则已经变了。”据王齐介绍,CDM现在的一个项目和过去相比,真是找不到任何可比的地方。过去一个项目在联合国注册下来也就6个月,尤其是风电的项目。现在光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函就要3个月。同一类型的项目,过去的成功并没有可复制性。某一项目过去开发到一定程度能通过,但决不意味着今天在同一程度上得到认可。

  同样令中国企业没有料到的是,卖二氧化碳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光是准备申报的文件就一尺多高。从项目论证开始,到获发改委批准和DOE的通过,最后在EB注册成功并得到签发的CERs(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这期间至少要经过六个环节,参与主体可能多达八方,而完成这一切的时间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恐怕遥遥无期。

  用王齐的话来说,CDM是对传统商务模式的彻底颠覆,这是一场八个团队的篮球比赛。“CDM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机制”,王齐说,“如果从一开始只简单定义为买卖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可能不用走到最后一步,过程当中就寸步难行。”企业缺乏和国际机构的对话能力,忽略国内与国际规则的衔接,陷入困境自然不胜其苦。

  CDM的神秘之处还在于它所设计的二氧化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而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企业,以为签了合同就是万事大吉,却没有想到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他不知道他卖的是一个没有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个是很少有人能理解的。”陈武已经看到太多的项目业主把二氧化碳减排量当彩电一样生产销售。企业往往为签下合同,卖了高价而沾沾自喜,却不担忧能否兑现,不关心接下来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运行,两年前我谈这个观点大家都反对,也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切身体会。”陈武说,“因为到这个阶段的毕竟少,大家还没走到那一步。现在看企业最难的环节就是运行能否成功。”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