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集“过冬”

   2009-01-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面对此次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却焦头烂额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可能都会想到这句话聊以自慰。执全球集装箱制造业牛耳十余年的麦伯良和中集集团,会不会用同样方式安慰自己,外界不得而知。

  但是,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享有产业龙头地位和全球话语权的优秀公司,同时又是身处最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海运产业链下游的大型厂商,中集集团能否抵御以及如何抵御此番风暴冲击,对身处困境的众多国内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标本性意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希望如此。

  一线调查

  探营中集

  2008年全球变“冷”。对于已经习惯于暖冬的大多数中国企业,寒流来袭如何生存?

  这是中集集团(全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新一期内刊开卷语中的一句话。
  
  对这家全球第一大集装箱制造商来说,“冬天”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生存威胁。
  
  放假
  
  让2万名员工集体放假,或许是中集集团应对眼下危局所不得不采取的对策。
  
  2008年12月4日,有消息称记者中集集团主营的干货集装箱业务已停产,约22000名员工大都放假在家,约占集团员工人总数58000人的38%。
  
  4天之后,中集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的说明公告》澄清记者“干货箱制造业务是一项有季节性变动的业务。通常年份,自第四季度到第二年的一季度都为传统的生产淡季,淡季时工厂一般会由于开工不足而有部分工人放假。”中集同时强调,“相对于以往年份,干货箱制造业务更早进入淡季,整个中国干货箱制造行业也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干货集装箱是指用于装运除液体外不需要温度调节的一般件杂货的集装箱,又称封闭式集装箱。
  
  但在上述公告中,中集并没有正面回应有关报道中放假员工的具体数量是否准确的问题。
  
  2008年12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蛇口码头的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南方中集)厂区,发现里面一片寂静。记者在工厂保卫室看到一份落款为2008年10月10日的《通知》,上面写道记者“东西部生产线现处于停产状态……保安人员应及时清场,员工应予以配合”。显然,当时该厂区停产时间已起码超过了两个月。
  
  早在2005年,因订单减少,中集深圳蛇口与坪山两大生产基地曾陆续裁减季节工1000多人。但2008年底的“放假潮”涉及的员工数量明显要多得多。记者走访获悉,目前中集在天津、上海及江苏南通、广东新会等生产基地均相继传出集装箱业务部员工提前放假的消息。
  
  记者从广东钢铁业界人士处又获悉,自2008年6月份起,中集集团采购人员已减少集装箱板的采购量,上海宝钢为中集供应一半以上的集装箱板材,但9月份的时候,他们没有收到一份来自中集的订单。
  
  有广东新会中集员工告诉记者,这个集团旗下第二大规模的生产基地2008年11月份的订单下滑到仅有900个TEU(标准集装箱),而该基地2007年年产量达25万个TEU。
  
  这位员工透露,现在公司裁减的是部分临时工,遣散成本不算高,为数众多的正式员工都放假了,每月约有800元左右的基本工资。如果将来需要大规模解雇正式员工,按照劳动合同大约需赔偿2000~4000元/人。
  
  中银国际交通行业研究员李攀表示,由于中集拒绝透露停产受到影响的员工总数,目前还难以量化停产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但由于全球贸易活动将逐步冷却,中银国际已进一步将中集2008年和2009年的集装箱销量预测分别下调14.7%和22.5%,至162万标准箱和135万标准箱。2007年,中集集装箱标准箱销售量为210万标箱。
  
  “这意味着,未来中集的员工赋闲状况可能更加严峻。”李攀说。
  
  “浮亏”
  
  与员工放假带来的成本相比,中集旗下生产基地大面积停产后,市价高达93亿元的库存钢材如何消化更令人头疼。
  
  据统计,2008年8~9月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许多地区的线材、螺纹钢、热轧卷板、冷轧板、中厚板的价格几乎跌至2008年初的价位。集装箱主要原材料为热轧板,其中3mm热轧板从2008年年初的近4500元/吨,涨至年中近6000元/吨的高位,9月后就持续下跌至近3700元/吨。
  
  由于国内钢价暴跌,中集的高额库存将面临巨大的“浮亏”压力。据中集公告显示记者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集团钢材存货金额高达93.5亿元,比2007年底的78亿元,新增超过15亿元。
  
  据海运业人士介绍,为了便于全球流转,海运集装箱都是国际海事组织和船级社规定的标准化产品,其重量、尺寸、用材、公差和制造工艺均为标准化生产,例如一个标准集装箱的成本构成中,钢材要用1.6吨左右,占总成本的50%,木地板约占20%,余下的是人工和其他费用。这就意味着,集装箱的生产成本接近透明,如果不压缩员工成本,只能在原料和生产效率上想办法。
  
  南方中集一位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中集集团的“囤钢”策略,源于2002年的一次惨痛经历。
  
  2002年的一轮钢材涨价,曾导致中集的产品毛利率暴跌至13.8%,比2001年下降40%,尤其是占销售收入大头的干货箱,毛利率下降了一半。为此,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提出了钢材低价时“囤钢”以备未来之需的策略。为此中集还专门成立了集装箱营运事业部,把市场、设计、采购整合在一起。当时集装箱产业正处于低迷期,集团内部有人惊呼“麦总疯了”。
  
  2003年~2004年,国内钢铁价格持续暴涨,国际集装箱市场需求又迅速扩张,能否获得稳定的钢铁原料,成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麦伯良的选择是正确。
  
  事后,麦伯良回忆起这一决定时曾说记者“到了中集这个生产规模,成本中没有一项是小事情,我们的钢材用量以百万吨计,即使是焊工用的手套,每年也要几十万副,任何一个成本项目,市价升10%就不得了。”
  
  在麦看来,工人的薪水省不得,货柜靠工人焊接,产品质量就在工人手上。但如果工资高,其他每样东西价格也高,中集就没有竞争力。要坚持质量标准,又要节省费用,靠的就是供应链管理,因此钢材要全球采购,既要比质比价,还要考虑时间和景气变化。
  
  “2004年钢材市价的大起,如果不是通过全球采购做好准备,不要说利润,(中集)死都可以死几回了。”麦感慨说。但这一次“囤钢”却使麦遭到了更大的挑战。
  
  信心
  
  据上述南方中集人士称,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集就已预计到,由于当年干货集装箱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现象,2008年总体需求将很难增长,甚至有可能下降。
  
  这位中集人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百年一遇,自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只要公司能将可能的亏损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上,钢材价格下滑导致“浮亏”压力,未来也不会形成严重的实质性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面临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海运业仍未丧失对经营前景的信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近3000名客户的海运业研究公司Drewry预测,受中国、印度等新经济体强劲增长的拉动,亚欧西向航线货物贸易量将可能持续超过东向泛太平洋航线,经过本轮全球经济调整之后,2008年~2009年世界集装箱贸易量有望保持11%左右的增长率。
  
  同时业界人士相信,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及海运、内陆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完善,集装箱化率持续提高,集装箱内陆运输需求将有越来越大的增长空间,集装箱更新淘汰量也会稳中有升。
  
  新闻DNA

  “隐性负债”威胁中集“多元化”

  中集多元化战略能否继续推进成疑问
  
  1980年,招商局、丹麦宝隆洋行和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签约,三方合资在深圳蛇口兴建一家集装箱工厂,这就是日后的中集。但由于担忧中国的集装箱工厂过多,协议签署不久,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退出了合作。
  
  1982年,刚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麦伯良怀着对经济特区的激情向往,来到了深圳蛇口工业区劳动服务公司等待分配。当时的中集外籍总经理莫斯卡慧眼识英才,麦伯良很快成了中集技术部里唯一的一位工程师。
  
  没有人想到,这位年轻的工程师10年后竟然当上了中集的掌舵人,并迅速将中集打造成全球第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
  
  “先租后并”崛起
  
  老一辈中集员工都清楚,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起来的中集,短短十余年间能够跃居全球第一,“先承包经营再收购”的扩张模式功不可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亚洲主要集装箱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内地、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由于成本较低,内地生产的集装箱每个要比中国台湾及日、韩生产的低数百美元。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出口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很多“箱东”(远洋运输公司)在中国内地采购集装箱之后,就近装货运走,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其他三地的集装箱工厂,大都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纷纷关门。
  
  然而,就在全球集装箱生产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的同时,受行业需求周期性变动及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批以低技术含量的干货集装箱作为核心产品的厂家同质化严重,纷纷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久而久之,不少企业濒临破产。
  
  1993年,正值国内集装箱制造行业低谷徘徊之时,升任中集集团总裁刚刚一年的麦伯良经过周密谋划,以极具胆识的“大并购”战略,对整个行业进行洗牌。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事后回忆说记者“我们在行业最需要整合的时候去并购,可以避免许多恶性竞争。”
  
  战略上大胆进取的麦伯良,采取了一个极其保险的战术,即“先承包经营、再并购”记者中集通过输入品牌、管理与技术,将濒临危机的原工厂盘活,适当时再实施收购。后来的事实证明,很多这类工厂很快转入盈利状态,中集每次并购的成本大都低于预期。而如果因循“投资建设—试产—投产”的常规发展模式,不但要投入巨额资金,短时间内也很难形成企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能力。
  

  借助这一当时颇为创新的模式,中集以较低的投资风险和成本,先后将大连、南通、广东新会、天津北洋、上海远东、青岛现代等10多个集装箱企业收归麾下。1996年,中集集团一举超越韩国现代(HYUNDAI)和韩国进道(JINDO),成为全球第一大干货集装箱制造厂。此时,曾经无比强大的日韩集装箱制造企业转过头来,想整合中国的制造工厂时,却发现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
  
  “复合链条”成型
  
  集装箱业务成就了中集集团,但以集装箱生产为主的收入结构,也成了集团业绩保持稳定的一项隐患。
  
  2002年4月,中集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新产品发布会,宣布进军半挂车业务。此举被业界视为是中集正式吹响了展开多元化扩张的号角。
  
  中国在取代韩国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后的1995年~1999年期间,干货箱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64%,行业亏损面达到70%,其中1997年损失更高达4亿美元,到了2004年,全行业企业由高峰时期的近50家锐减到不足30家。据南方中集一位老员工透露,麦伯良当时曾一再强调记者“悲剧不要重演,这些历史教训投资者一定要记取!”
  
  为了避免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中集把扩张触角逐步向集装箱产业的外延延伸,谋求多元化经营。凭借2002年中集在囤积钢材上的“先见之明”,随着2002年~2005年钢价持续走高,中集以稳定的原料供应、最低的生产成本,创造了超过50亿元的盈利。正是这笔雄厚的资金,为中集在新领域的多元化扩张提供了资本支持。
  
  与不少机会型企业过于急进、摊大饼式的多元化不同的是,中集是在集装箱制造业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后,在相关领域推行多元化。纵观目前中集涉及的业务领域,无论是运输方式上的陆运、海运、空运,还是运输对象上的干货运输或油品运输,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就是“交通运输”。可以说,中集正在打造的,是一个以集装箱制造为核心、相关领域产业为枝节的复合型产业链。
  
  对此,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曾有一个通俗的描述记者“中集能在海边弄到相对便宜的地皮,但并不代表我们一定会投资房地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机场地面设备业务是由集团内一个研究部门转型而来外,中集的多元化同样强调先投石问路,熟悉情况后再实施并购,与当初“先承包经营,再并购”的思路类似。
  
  例如,2002年,中集并购扬州通华,由此切入了道路运输车辆领域(主要涉及半挂车生产,例如集装箱运输车等)。扬州通华控股方为江苏通运,江苏通运曾从事集装箱生产,与中集是同行。在逐步熟悉半挂车生产后,2004年,中集并购张家港市圣达因,由此进入罐装运输车、罐式集装箱领域。
  
  沿着“罐装运输”的产业链条,中集又先后并购了荷兰博格、安瑞科和卢森堡的TGE,进入能源化工运输领域。2008年11月,中集又完成了烟台莱佛士10%股权的收购计划,介入海洋钻井平台业务。
  
  经过数年的努力,一个集“集装箱生产、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运输、远洋工程和机场地面设备”为一体的“多元化”中集帝国基本成型。
  
  “多元化”放缓
  
  但是突然袭来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中集主营的集装箱业务带来巨大冲击。假如失去这一最重要资金来源,中集的多元化战略能否继续推进成为疑问。
  
  据中集上市公告透露,2008年上半年,中集集装箱的销售收入低于2007年同期,营业利润则同比下降了11.37%。与此同时,2008 年1~9 月,中集干货箱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干货箱业务利润占净利润的32%。
  
  尽管中集一再强调“公司收入已不单纯依赖于干货箱制造。”但1/3净利润来源受到影响,仍然引起外界的担忧。
  
  同时,伴随着中集“多元化”步伐的推进,中集的资产负债率也已经从2005年的39.7%上升至2008年前三季度的60.9%。那些原本属于“成本支出”的会计科目,变成了“隐性负债”,开始不断伸手要钱。
  
  种种迹象表明,中集的多元化战略确实正在放缓。2008年11月,中集集团虽然如愿完成了对烟台莱佛士的收购,进入海洋钻井平台业务,但收购比例却从2008年3月公告的29.9%下降到了10%,从第一大股东变成了参股的非控股股东。
  
  同年12月12日,中集集团再度发布公告表示记者鉴于近期全球经济状况及资本市场波动持续恶化且部分先决条件未能满足,公司将推迟向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出售资产并认购其股份的计划。
  
  在此之前,中集原计划拟将持有的Sound Winner Holdings Limited 100%股权、Full Medal Limited 80%股权出售给安瑞科,并用以分别认购安瑞科股份。如今,上述收购计划的最后期限由2009年3月2日推迟至9月2日。
  
  面临严峻挑战的麦伯良和中集听到的也不全是坏消息。比如有证券分析师便认为,据中集2008年第三季度年报,虽然公司钢材库存金额高达93亿元,但仍拥有29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流,因此集团要保持正常运转,不会有太大问题。
  
  2008年1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朱慧民高调宣布,该行将对中集集团多元化投资的新项目——中集车辆集团进行重点资金支持。
  
  对这家全球集装箱业的老大来说,未来是喜是忧,一切还是未知数。
 
  曙光闲话

  经济周期与企业命运
  
  江湖术士给人算命时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其中“命”是最根本的,其他因素只能是起改善作用。如果将此理用在企业发展上,那么企业的“命”大概就是所属的行业性质了,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也。集装箱行业受制于海运业的发展,海运业受制全球贸易的发展,而国际贸易则受制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否。这些因素构成了集装箱制造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脉络。
  
  但如果进一步探讨,行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属性是周期性问题。这其中包括国际市场的周期性、国内市场的周期性、行业的周期性、企业发展的周期性。
  
  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表现为从繁荣期开始,进入危机期、萧条期、复苏期,再到繁荣期,完成一个大轮回。在这个大周期中,往往又穿插一些小的周期。如从1991年4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0年,成为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具体表现为高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是新技术革命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性质,熨平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但事实证明,尽管美国经济确实扛过了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及“9·11”事件的沉重打击,但终究未能摆脱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困扰,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建国近60年来,中国经济也同样表现出了周期性。从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中国经济就开始了自己的周期性增长,1958年达到高点,而后经济急速下滑;上世纪60年代初进入恢复增长期,中间有“文革”特殊因素间隔10年;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经济增长达到11.7%的第一个高点;1984年增长再到15.2%的第二个高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经济再次起动,当年经济增长率达14.2%; 1994年后开始下行,2002年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到2007年形成第四个高点,增长率达11.4%,并出现了资产膨胀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即使没有美国的金融风暴,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调整周期。“巧合”的是,中国自身的周期性调整(从2007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双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下行周期不期而遇(二战后第9个周期),所以2008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股市更是表现出超人的敏感,先知先觉般地提前大幅高台跳水,半年时间里跌去了70%的总市值。
  
  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发展周期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自2008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企业倒闭潮。尽管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国际市场订单的减少,但从企业的角度看,其主要根源还是自身的发展周期性问题。
  
  据介绍记者美国艾迪思研究所伊查克·艾迪思(Ichak Adizes)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发展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艾迪思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3个阶段10个时期记者一是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和青春期;二是成熟阶段,包括盛年期和稳定期;三是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内耗期或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并且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具体来说,孕育期是指创办企业的人都拥有雄心勃勃的创业计划,并且愿意对风险做出承诺,这样一个企业就诞生了。企业诞生后,进入婴儿期,一般来说,这时的关键问题是资金不足,因为一旦企业失去资金的支持,婴儿期企业将难逃夭折的命运。学步期是企业迅速成长的阶段,这时创业者相信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做机会,这常常会种下祸根。  
  
  青春期是企业成长最快的阶段,规模效益开始出现,市场开拓能力也迅速加强,市场份额扩大,产品品牌和企业名声已为世人所知晓。在此阶段,公司采取新格局。创始人雇请职业管理人员,并逐步实现授权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这一时期对企业创始人是个极大的考验。青春期过渡顺利的家族企业产权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股权开始出现多元化或社会化,创始人逐渐从管理层淡出,经营工作逐步由职业经理人承担。
  
  企业度过青春期,终于进入盛年期和稳定期,这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理想的状态。在盛年期,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达到平衡,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并且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突出。
  
  因此,经济的周期性并不可怕,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也证明,企业的周期性是可以对抗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的。保持企业青春年华,以旺盛的精力做出正确的抉择,是企业度过寒冬最好的办法。在金融风暴中倒下的企业,归根结蒂还是自身出了问题记者或是前期盲目扩张,或是判断失误,或是经营模式单一。而真正的好企业一定会在危机中发现转机,为企业的大发展创造出新的机会。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所说的记者“先生们,你们在为萧条而担忧,这大可不必。对于资本主义来说,萧条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剂。”

  中集集团28年成长路
  
  1980年1月
  
  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业生产厂和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1982年9月22日正式投产。
  
  1987年
  
  改组为中远、招商局、宝隆洋行三方合资企业。
  
  1993年
  
  改组为公众股份公司,次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039(中集A)、200039(中集B),1995年起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架构运作。
  
  1996年
  
  通过连续并购,一举超越韩国现代(HYUNDAI)和韩国进道(JINDO),成为全球第一大干货集装箱制造厂。
  
  2002年起

  
  展开多元化发展,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重点,建立起覆盖北美及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等区域的15个生产基地,年产12万辆各类专用汽车的生产规模,同时还涉足罐式储运设备、机场设备等多项交通运输相关业务。
  
  2008年3月
  
  启动收购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其核心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拥有亚洲第二大干船坞)29.9%的权益并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事宜,后调整为收购10%股权,成为非控股股东,进入海洋钻井平台业务。
  
  2008年第三季度末

  
  集团总资产406.32亿元、净资产143.40亿元,在国内和海外拥有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50000余人。其中核心的集装箱业务拥有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区域二十多个生产基地,产品包括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集装箱制造集团。
新闻视野

  国际寒流“封冻”中国航运业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海运业萧条。由于欧美消费需求下降、原材料需求锐减,海运需求亦因此一落千丈。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已从2008年最高11793点下跌至2008年10月中旬的1300多点,跌幅接近90%,由高峰瞬间跌入谷底。
  
  如今,国际海运衰退的寒流,正在逐步封冻中国航运业的下游制造端。据全球第一大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近期公告披露记者“相对于以往年份,(2008年)干货箱制造业务更早进入淡季,整个中国干货箱制造行业也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一落千丈
  
  “世界海运市场与美国金融市场高度相关,处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末端。”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说。他认为,根据“长鞭效应”,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以1∶10的比例传导到海运经济中。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增速每降低1%,将引起世界海运市场10%的增速放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3.75%放缓至2.2%,这意味着世界海运市场将面临至少15.5%的增速放缓。
  
  据统计,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7年全球铁矿石出口中有45%运往中国。2008年,由于钢铁价格下跌,中国钢铁巨头均不约而同地减少了铁矿石的进口和钢铁生产,这对已经步入萧条的国际海运市场来说,无疑又是一场灾难。
  
  随着海运需求一落千丈,自2008年5月至今,全球干散货船运费连续大半年下降。有数据显示记者2008年春季,全球顶级海运公司对从亚洲到欧洲的货物还执行每个标准集装箱2000美元的运费,目前这一费用已降到500美元;当时一艘装有2500个标准集装箱的包船运费为每天3万美元,到了2008年年末,已跌至不足1.2万美元;2008年6月份巴拿马型船的包租费用为每天6.4万美元,现在则不足1.1万美元。
  
  信贷危机
  
  据海外研究机构数据记者过去几年间,全球银行和投资者总计向海运行业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使该行业的资本总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如今,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贸易萎缩,国际信贷市场也随之降至冰点,支撑海运业的融资渠道纷纷亮起红灯。
  
  有业内人士透露,全球贸易90%使用信用支付,信贷危机对于外贸出口来说无疑又是致命一击。由于缺乏信任以及紧张情绪的蔓延,很多银行拒绝为买家开立信用证,这进一步导致最近几个月来一些地区的原材料装运陷于停滞。
  
  在船运商信贷危机和船运市场萎缩的双重打击下,连一些全球顶级海运公司也难逃厄运。2008年11月,澳洲投资公司Allco Finance Group宣布倒闭,该公司做资产清算时,一口气卖掉了旗下七家散货船运商。2008年12月,丹麦散干货船运商Atlas Shipping申请破产,并表示金融危机前议定的长期运费率,将给公司带来每周300万美元的损失。该公司一共拥有41艘远洋货船。
  
  据韩国媒体透露记者由韩国韩进海运、中远集运、川崎海运及阳明海运组成的CKYH联盟,正计划调整航线,将投入到美洲至欧洲航线的船只减少30%。韩进海运表示,将从2009年初开始,中断往返于欧洲、亚洲和美洲航线中的亚洲至美洲西南海岸的服务。与此同时,由现代商船和APL等大型海运公司组成的新世界联盟,也决定将投入到欧洲航线和美洲航线的船只减少20%~25%,并中断目前由9艘6000标准箱级巨轮运营的中国至欧洲航线的服务。
  
  一线生机
  
  海运公司日子难熬,下一步必然重挫集装箱的新箱需求。
  
  据记者了解,自2008年10月份起,全球主要箱东(集装箱客户)订单锐减,不少集装箱制造厂商普遍出现零订单局面。近期中集集团、胜狮货柜、新华昌集团等全球主流造箱企业均已收缩生产,集装箱产业的拐点近在眼前。
  
  据新华昌集团市场营销部透露记者目前新华昌在常州、宁波、惠州的三个主要生产基地均出现零订单。其中,宁波新华昌主要生产国际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惠州新华昌则主要生产各种标箱和特种箱。
  
  “中央政府提振内需的投资方案,或许可以救海运产业一把。”广州新华远洋物流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认为,中央政府近期公布的4万亿刺激内需方案,绝大部分投资都涉及铁路、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最近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和钢产量正趋于稳定,大家都希望最糟的时期尽快过去。
  
  “随着信贷市场解冻,加上一系列经济激励措施,众多散货船运商的股价开始逐步回升了。”这位人士说。
  
  有专家分析认为,短期看,全球海运市场约需2~3年才能恢复正常,但从中长期看,全球造船、集装箱等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毕竟海运承担着全球90%的洲际货物运输,全球化的趋势本身不会逆转。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那些一向财务状况良好、负债相对较低的海运业相关制造业企业,如何才能熬过这段极为艰难的时期?”这位专家担心地说。
    
  专家在线

  备战“小概率事件”不应成为发展的障碍

  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 朱武祥
  
  记者:金融危机正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实体经济,连中集这样实力雄厚的行业龙头都面临重大考验,是不是中集集团自身的经营战略有什么失误?
  
  朱武祥记者中集的战略没有问题。企业发展可以分为起步、规模化、普遍困境、整合、垄断等几个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处在规模扩张阶段,而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制造领域可以说已经处于全球垄断地位,中集着力打造更长的产业链、更丰富产品线的发展战略没有问题。
  
  实际上,还有不计其数的专业化中小企业更加困难。中集已经是市场、资源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所进入的领域如集装箱生产、机场设施、运输设施等都是与全球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紧密相关的,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更多的是外部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产业环境变化。
  
  在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萎缩中,订单和现金流急剧下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连丰田等行业优秀巨头都无法幸免,终现史上第一亏,台湾郭台铭的富士康不也在裁员关闭一些工厂吗?中集集团放缓发展步伐,减产、给员工放假甚至裁员,也是很自然和正常的应对危机之策。
  
  记者:那么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怎么导致企业困境的?中集集团这些年是否有盲目投资与扩张的情况?
  
  朱武祥记者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了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自然要追加投资扩张产能。当需求突然之间急剧下降时,订单、销售收入和现金流入相应急剧下降,企业很多固定的现金流出仍在继续,如人员工资、原材料价款支付、贷款利息等,造成现金流入不能满足固定的现金流出,形成支付危机,即财务危机。做实业和投资证券不同,特别是工业企业,固定现金流出比较刚性,资产的流动性很差,那么多的资产、人员摆在那,无法像证券那样迅速割肉抛售。
  
  不少人把类似中集集团面临的经营和财务困境归结为战略失误、盲目投资和发展过快。我认为这种判断过于片面。实际上,企业家一般不会盲目投资,最多是对宏观经济、产品市场前景和金融环境的预期过于乐观。其次,企业快速发展也没有错。中国企业大多数处于规模化阶段,在正常的宏观经济和现代竞争环境下,如果发展慢的话,更容易被淘汰。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集集团只有集装箱业务,情况会更糟。现在毕竟它还有机场设施、运输设备等并不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产品,在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也会有发展机会。
  
  造成中集集团的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是数十年未遇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萎缩,属于企业难以预见、不能控制的系统风险。即使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常预期,如果遭遇以前从未遭遇过的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萎缩,任何企业都不能幸免。实际上,全球实业家、金融家和经济学家都没有先知先觉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和经济海啸及其危害。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陷入困境,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朱武祥记者总结起来,陷入经营和财务困境的中国企业可以分为三类记者“上马”企业,就像玖龙纸业、飞跃集团等行业领先企业;“中马”企业,比如太子奶集团、金威啤酒等区域领先或某个细分产品领先的企业;“黑马”企业,比如五谷道场、顺驰等迅速崛起的企业。他们陷入危机的成因不尽相同,其共性在于,企业家的大规模扩张都是建立在对宏观经济、产品市场需求、融资来源等重要因素的乐观预期上,忽视了这些重要因素可能遭遇的重大变故。特别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时,有些行业领先企业没有减少扩张,保存现金,降低负债率,仍然乐观预期经济形势和产品市场需求,高负债大规模扩张,随着需求萎缩,自然陷入财务危机。
  
  经过这次波及全球始料未及的金融海啸和经济萎缩,我相信企业家会吃一堑,长一智,增强风险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而不再是权宜之策。在繁荣扩张时期,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增强“看跌”意识。找出关键风险因素,评估各因素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的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经营情景,设计不同的风险分配方案和财务危机管理预案。
  
  其次,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重要的股东和债权人,要增强公司治理能力,建立限制企业管理层基于乐观预期和过度自信而进行的投资和财务激进行为的约束机制,增强财务顾问服务,要求或帮助企业实施稳健的业务扩张战略和财务政策。
  
  商业银行需要调整信贷评价和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对企业的宏观经济预警服务和企业风险管理财务顾问方面的服务。一些行业领先企业之所以陷入财务危机,与其基于乐观预期的扩张投资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有关。商业银行往往消极地依赖抵押担保提供信贷,竞相追逐资产规模大、风头劲的优秀企业。一旦企业有危机信号,又闻风而速动,竞相追款,惟恐自己血本无归,进一步加速企业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
  
  记者:这次企业普遍危机,政府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朱武祥记者从企业角度,无疑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正常发展环境下,企业可以针对一般经营和财务危机情景进行压力测试,例如,销售收入/现金流入下降10%或20%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但难以针对宏观经济极端恶化,导致销售收入和现金流入急剧下降40%以上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制定极端保守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储备大量现金、保持极低的资产负债率、谨小慎微蜗牛式扩张等,借以回避风险。发展慢的企业更容易被淘汰,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正常情况下,极端保守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本很可能超过收益。
  
  同时,政府要像SARS等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一样,做出有成效的应急反应和随后建立不同级别应急机制,在经济萎缩和企业普遍危机时,为企业建立风险分担的机制。政府除了出手救助,恢复市场信心外,还需要建立企业破产保护机制,使那些周期性困境的企业能够有喘息的机会。还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使员工在失业后一段时间能够维持生存。比如德国企业员工在失业后的两年内,可以拿到2/3的工资。中国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工具、交易机制及专业服务,政府需要推进金融发展,构建风险管理交易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开发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使企业在面临不能控制的系统风险因素时,例如汇率、利率变动等,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包括远期合约、调期、期货、期权和保险等,转移、锁定特定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经营和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加和融入全球化,今后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情景也会经常出现,因此,建立企业破产保护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刻不容缓。
  
  降低企业财务危机的“药方”
  
  1.优化商业模式记者尽可能减少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施轻资产的商业模式。
  
  2.调整扩张模式记者改变重资产工厂的投资模式的资本结构,多发展利益相关者,降低负债杠杆,包括有息债务和应付账款。把利益相关者发展为股权投资关系,形成少数直营工厂、多数加盟工厂和合作工厂的制造体系,分散风险。像中集这样的优秀企业可以利用其品牌、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使资产/销售额比例随着企业竞争地位和谈判地位增强而下降,而不是随企业销售规模增加而直线上升。这需要企业家在扩张时,不要“独占”利益,应该注重利益共享。有些企业喜欢占用经销商、供应商的表面无成本的钱和银行贷款这样的低成本的钱来发展自己,说白了就是想占利益相关者的便宜,以小博大,风险自然更加难以控制。
  
  3.调整债务期限结构,增加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
  
  4.在企业可承担的范围之内,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固定的现金流支出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的现金储备额度,以丰补歉。
  
  5.在财务策略上,当企业面临难以具体准确预测的风险因素,同时缺乏具体的风险管理工具时,可以采用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即现金充裕,有息债务比例低,减少法定固定的现金流出,保持高资信等级。这样可以应对任何类型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使企业处于有利的战略和经营竞争地位。
  
  6.行业领先企业在繁荣扩张时期,需要有“看跌”的意识,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债权人的合约中,类似于金融投资者那样,设置看跌期权条款。例如,极端经营环境下的债务展期,短期债务转变为长期债务,或以股权补偿。这样在经济发生周期性剧烈波动的时候才不至于一蹶不振。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