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一对话 » 详细页面

本期话题:戴定一访谈实录

收藏 关闭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戴定一

  “2005年,将是整个服务业(包括物流)全面开放的一年,国外投资方也将国外合作伙伴带到国内,他们在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带动国内市场的整合提升。”近日中国国际海运网记者王羚就物流信息化的形势和发展采访了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戴定一访谈实录

[人物简介] 戴定一,男,1947年8月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研究员,中共党员。 曾任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科技信息部主任。1984年分配到原国家经委信息中心工作,负责宏观分析并参与国家经委信息系统的建设。1988年在美国商务部普查局作访问学者进修。1989年开始在中国物资信息中心(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前身)工作,从事生产资料市场监测、分析、预测工作和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负责国内贸易部的政府上网工程,注重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结合。曾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内贸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2001年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科技信息部主任,2003年3月起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
  《数量经济学》、《动态择优分配原理》、《直面WTO》、《加入WTO与我国物流产业的财税对策研究》

[相关文章]
  物流信息化:三层需求分步走
  物流信息化存在5大瓶颈 中小企业尤其突出
  2005年将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转折点
  我国物流信息化“三步并作一步走”
  戴定一: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戴定一:解析物流信息化驱动力
  戴定一: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相关政策建议(相关海运)
  …………………

  “2005年,将是整个服务业(包括物流)全面开放的一年,国外投资方也将国外合作伙伴带到国内,他们在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带动国内市场的整合提升。”近日中国国际海运网记者王羚就物流信息化的形势和发展采访了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记者: 2002年曾被专家称为“物流信息化大发展的一年,而基础信息化是主流……”时值今日,经过两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国内物流信息化进度如何?步入了什么阶段?

戴定一: 应该说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在近两年内发展很快,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处于基础信息化阶段,但我们看到步入高层应用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投资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信息化前景很广阔。

记者: 看好物流信息化市场前景的IT企业越来越多,但用户企业似乎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选择上和应用上还存在着迷惑。

戴定一: 是的。一方面国内的物流发展很快,需求变化多,市场还不是很稳定、成熟;另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缺少标准化结构和接口,企业不知如何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软件,需要一个过程。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整体上看还是处于信息化的基础阶段,其特征是利用系统收集信息,为人工决策提供依据,决策仍以人脑为主。只有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和信息化基础,才可能过渡到信息系统直接参与决策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阶段。

记者: 您认为如何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共赢模式?

戴定一: 供应链的本质就是共赢,它的目标是协调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一种经济结构。供应链管理的大部分内容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内容要大于物流。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完全竞争的,只有在成熟的产品链、价值链、服务链形成以后,企业和企业之间才有一种依存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们在业务上才会产生协同的要求。一旦建立这种要求,企业之间就需要用一套信息系统把这一要求固定下来,来执行业务上的协同操作。这种情况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共享的机制形成,供应链管理的软件,正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共享用来组织和协调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判断一个供应链是否成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能否形成共赢的模式。

记者: 在第届开发区现代物流发展论坛(苏州)上您曾透露2005年将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也将走上一个快车道。

戴定一: 说2005年是中国物流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主要是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的,至此我们在物流领域将完全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国内外市场接轨,国际竞争将引入国内来。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在物流领域,还会反映在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国外物流企业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促进了国内物流的竞争、整合。有专家说中国的物流市场进入了重新洗牌的时期,进入了即将产生物流巨人的时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2005年也是中国物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记者: 机遇和挑战?

戴定一: 对,服务开放对物流信息化的促进是不言而遇的。
  面对机遇,要更进一步提升国内信息化技术的现有水平,我们应尽快建立物流信息化的标准化体系。与此同时IT商也在加快开发出适合物流业信息化建模工具,开发工具,架设物流信息平台。发达国家的基础信息化比我们好,但是发展物流信息化也是近几年的事。我们有后发优势,可以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因此,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会短一些、速度会快一点。
说到挑战,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国内大多数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传统的开发模式,这一点及不利于物流的发展,因此应从多方面促使物流信息化建设向专业化服务转变。一是在现有基础上开发出公共平台,即普通型、通用型的系统软件;二是专业性服务,即以客户特殊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商介入其中提供或是参与服务。

记者: 刚才您谈到IT服务商,那么IT商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物流业,以促进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呢?

戴定一: 商业模式需要发生变化,转变现有的观念,研发出适应物流业的信息化产品。在这里我对IT服务商有几点建议:
1.重视开发物流业信息化的通用平台,将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这种通用型的平台特点应是相对标准化,开发速度快、易于用户作二次开发的系统软件产品。
2.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如RFID,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不少WMS案例中采用了RFID技术。因此预期物流设备的RFID加上商品的条形码可能是未来一个时期在WMS中探索RFID应用推广的一条实用之路。

本文为中国国际海运网独家采访,以任何形式转载须事先与中国国际海运网联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
嘉宾简介

2001年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科技信息部主任

嘉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