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国远洋巨亏岂止是管理问题

   2013-04-16   来源:新华网   

  3月28日,有“A股亏损王”之称的中国远洋亮出了其2012年的业绩:全年亏损95.59亿元。这一数字,虽较之2011年亏损104.49亿元有所减少,但仍在A股市场占据着“亏损王”的位置。中远A股股价的历史最高点为68.4元,每股溢价40多元。现在,中远股价跌到了3.51元,其市值在7年当中蒸发了6000多亿元,让无数持股人赔得血本无归……

  在中远身陷困境之时,另一大型国企一汽的日子也不好过。4月初,有消息称一汽“百亿资产去向不明、百名高管被带走协查”。尽管有人出面否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但一汽集团下属的两家上市公司却在4月11日发布公告说“因工作需要,徐建一先生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长的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这个公告,似乎为先前有关一汽丑闻的消息出具了部分凭证。

  这两大国企,可谓家大业大,就是放到世界市场上,也可以和那些同行业的国际性大公司比试过招。但是,中远的亏损和一汽的丑闻,其构成因素中,却有着许多相同的因素。这些“特色”性的因素,是许多国企“通病”的致病原因。这其中,缺乏规避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动力机制,就是一些国企经营风险频发、道德风险高企的主要因素。

  从中远在最近10年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远虽在航运物流领域跻身国际巨头之列,但在市场应对和风险对冲方面,却显然还是一个“小字辈”。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7年,中远对形势判断失误,造船和租船的吨位达到高位,由此造成了巨额投资性亏损。

  这也难怪,在“政绩为王”的导向下,那些追逐业绩的人常常利令智昏,哪还有什么风险意识。最关键的还在于,国企的经营风险一旦出现,亏的其实不是企业的钱,而是名义上的“全民”的钱。并且,国企的“官员”也清楚,正是“全民”的名义,会使“国家”不能不出手相救,再拿出纳税人的钱,或给补贴,或给注资。

  但是,国企赚钱的时候,其对“全民”的回报,可就没有那么慷慨了。据昨天(4月13日)的一则消息称,在垄断国企的利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去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了20亿元进入全国社保基金”。那么,国企赚的钱都用在了哪里?从中远由盈至亏的过程中,人们也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据说,中远在“2005年—2006年,听说有人半年奖发了一辆奔驰360,外地子公司中层人手一辆帕萨特……”。

  而一汽丑闻的爆出,则完全不像是一家真正的企业所发生的事情,反倒像是一个官场故事。事实也是如此。一汽高管的腐败丑闻起源于2011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经国家审计署审计,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原副总经理归案,一汽—大众大客户销售部门原负责人跳楼自杀,今年2月一汽集团原副总经济师被“带走”……另有举报称一汽集团在下属公司位于成都、云南等地方,有价值百亿的土地资产流失,在一汽总部大楼建造过程也存在权力寻租行为。

  据媒体报道,国家审计署“审计出来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国有资产在剥离过程中的违规处置,包括股权、基建、土地和厂房等资产转包和变卖;另一类则是审计部门发现的巨大财务漏洞,包括隐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多支付广告费和工程款、不规范发票和偷税漏税”。但是,“报告只揭露了一汽贪腐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审计报告上公布出来的问题都算不上最严重的”。

  这些问题,显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问题。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