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海运价格持续攀升 下半年有望降温

   2024-05-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3年底,受红海危机影响,国际海运价格一路攀升,尤其是欧美航线短短一个月内运价便实现了翻倍增长。5月本是国际海运市场的传统淡季,但今年情况却不一样,4月底以来,欧洲、美洲航线的运价涨幅普遍在两位数,部分航线运价暴涨近50%,“一箱难求”局面再次出现。

 
  海运价格持续攀升
 
  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5月17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2520.76,较4月26日大涨近30%。另外,截至5月13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2512.14点,较4月29日上涨15.5%,美西航线报2508.00点,较4月29日上涨38.4%。
 
  上海亨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张杰表示,“多个航线的环比涨幅甚至达到40%至50%。比如4月份欧洲航线的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价为4000美元左右,5月份已经涨到6000美元左右的水平,有些航线舱位出现了一箱难求的情况,出口商很难订到理想的船期。”
 
  另据行情数据显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5月15日收报4033.5点,相较之下,去年11月中旬,主力合约的报价尚不足800点,这意味着,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报价在半年时间内已翻了约5倍。
 
  与此同时,本是淡季的海运市场掀起了“涨价潮”,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运公司纷纷披露航线运价上调信息,涨价覆盖亚洲至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个方向的航线,部分航线的涨幅接近70%。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也发出了涨价通知,表示从远东运往美国和加拿大的海运价将大幅上涨,涨幅达到1000美元至2000美元。
 
  近期运价连续大涨的背景,是海运行业不少干线已处于满载状态。对于运价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和机构普遍认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一项是一些航线成本的上升。在运价从底部强力回升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海运产业链公司业绩已明显回升。对于后续运价走势,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无法作出准确定性的预判。
 
  涨价受多重因素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海运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运力供需关系的发展等。
 
  兴业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末利率见顶,美国商品需求逐渐上升,同时,美国结束了持续一年半的去库周期,开始补库。具体来看,设备、家具、纺服等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当前已经出现补库迹象。而美国补库与进口基本同步,因此美国进口增速上涨或将拉动相关国家出口。因此,今年的海运运输旺季提前到来,叠加运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运价自然快速上涨。
 
  另外,2024年一季度,海运产业链公司业绩已明显回升,这从相关公司的财报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比如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3%,但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上涨5.2%。马士基称,因码头业务的良好表现以及需求增加和持续的红海危机双重影响,公司业绩表现符合预期,与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营收复苏强劲。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需求走势趋向于此前财务预期中市场增长的上线,未来几个季度的前景也更加明朗。然而,由于今明两年交付的新船数量较多,预计这将抵消以上因素带来的正向影响,令海运市场再次承压。因此,我们将继续进行成本控制,以降低海运业务受阻带来的额外成本,并提升物流与服务业务的利润。”
 
  红海绕行也是导致集装箱海运涨价的因素之一。有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红海危机导致更多船只不得不避开红海航线绕行非洲好望角,造成了全球性的集运阻塞,使得集运业在新增运力交付创纪录的同时出现了供需收紧的问题。集装箱船舶绕行红海的长期化趋势明显,绕行导致航行距离增长约29%,海运需求也相应增长。
 
  运价下半年有望降温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海运涨价潮由红海局势、外贸企业“抢出口”、船东提价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预计短期内运费仍将在高位震荡,但不会持续大幅增长。此次运价上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预计三个月内可以缓解。
 
  “鉴于欧美主要航线本轮涨幅巨大,已接近翻倍,而随着淡季停航结束、船公司新运力注入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设备短期赶货潮的结束,预计后续不存在继续大幅上扬的市场基础。”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说。
 
  法国达飞海运公司在公布其第一季度财报时预测,随着新船交付速度加快,全球海运运力将得到提振,海运运费未来有望下降。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拉蒙·费尔南德斯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红海的局势几乎吸收了第一季度投放市场的所有新产能。”他预计,由于地区冲突和消费需求强劲而导致的运费上涨压力“将在今年下半年下降”。
 
  费尔南德斯预计,今年全球船队将增长10%,未来还将增长7%左右,“这将导致海运货运业产能过剩,绕道好望角的弯路将不足以吸收过剩的运力”。
 
  除了达飞,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也同样在近期预测,今年下半年全球运力将普遍过剩,这意味着运价将下降。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