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雄安新区探索物流发展新路径

   2024-05-23   来源:中国水运报   

   5月18—19日,“中国物流万里行——走进雄安新区暨新质生产力下的城市物流研讨会”在雄安新区成功召开。研讨会以“聚焦物流新质生产力,共建绿色数智城市供应链”为主题,共同打造城市物流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雄安新区,一座因创新而生,靠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这对雄安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这座千年大计,未来之城,在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上,物流建设有何特点呢?
 
  以新思路实现新发展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未来智能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要抢占物流技术先机,打造绿色智能物流中心,自觉向环保、智慧、集约方向变革。
 
  雄安新区是从零起步构建的一座新城,可以实现物流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社区设施等同步规划、建设,强化路网对接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形成“两主两辅”枢纽格局。
 
  雄安新区紧邻京津冀,外部物流设施基础已相对完善,目前的重点是布局新区内部物流设施,打造内部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构建物流支撑体系,与外部做好衔接。具体地说,以多式联运连接京津冀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等多节点、多层次物流设施,承接京津等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功能疏解,同时协同周边综保区、自贸区等,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雄安新区的物流创新围绕“集约、智能、共享”,探索智能高效、集约共享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优先发展物流共同配送,促进资源集约共享。它将建设高品质物流共配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创新共享物流、共同配送、统仓共配、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模式,催生众包物流、前置仓、仓店一体化等物流新业态,从而提升新区物流运营水平,进一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雄安新区的创新物流规划还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参与其中。
 
  阿里巴巴集团与菜鸟承接了雄安新区“城市物流大脑”的任务,打造雄安新区的智慧物流中枢体系;京东物流联合高校与院所,专注于智能物流在智能城市的应用,包括基于海量数据、物联网构成的智慧物流中央控制平台,由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构成的全流程无人配送应用等,在雄安都有落地。旨在将雄安建设成为全球智能物流样板城市。
 
  雄安新区的物流建设重视物流层次和尺度,从需求变化到业态变化,从技术变化到模式转型,保持对前瞻技术的应用。
 
  打造智慧物流新高地
 
  当前,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密集涌现,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形成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低碳、智慧为本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
 
  河北将开展智慧物流试点示范城市选在雄安,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企业、行业、政府平台数据共享;结合推进雄安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探索数字货币在城市智能配送领域先行先试。
 
  雄安新区的物流建设接轨国际发展智慧物流,运用科技手段,如自动驾驶、无人设备等,来促进物流行业的优化升级,物流全链路数字化,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实现车、货、装备、场站等物流环节数字化,结合业务场景,发展智能仓储、智能终端、无人配送等。
 
  无人车配送是雄安智慧物流一大亮点,菜鸟新能源无人车取代燃油车,完成从驿站到智能柜的包裹接驳运输,菜鸟ET物流实验室技术人员说:“在雄安新区,菜鸟的无人车服务不仅集智慧与绿色为一体,同时符合新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原则。”
 
  此外,许多智能化的交通物流装备已投入运营,比如智能网联巴士,市民每天可通过手机预约。智能网联巴士能够感知240米范围内的交通环境,可以通过刹车或变道来应对突发情况,反应速度比人类驾驶员快10倍,是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也是目前技术所能实现的最高自动化等级,配备了20多个感应设备,包括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
 
  自动驾驶巴士的运行安全离不开数字化道路建设。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是全国首个规模化的数字道路,总里程153公里,在主干路、支路及街巷道路上部署了多功能信息柱、激光雷达、电子卡口摄像头和其他感知设备,并且通过云、网、边、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备,实现全覆盖、全感知数字化道路。
 
  各类感知设备获取的城市交通数据将上传至统一云平台——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为车路协同提供重要支撑。到2025年,新型物流系统和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广泛,新区步入绿色交通引导城市生长的良性循环阶段。
 
  雄安新区将形成短链、智慧、共生的物流发展新形态,打造雄安智慧物流名片。
 
  空中、地下全面布局
 
  雄安新区的物流规划不仅布局在地面,更将目光投向地下与空中,推行“线上线下、地上地下”相结合,构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配送体系。
 
  目前,雄安新区地下智能物流廊道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雄安众多的创新性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中,地下物流系统尤为耀眼。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高物流效率,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地下物流系统包括较小的邮件分发和消费品配送,通常建设于高密度的城市地下系统中;较大的则是侧重于运输大型货物和集装箱等,主要连通港口、机场、铁路场站和大型配送中心等节点区域。通过在地下建造一套物流运输网,与地面上的前端仓储和终端配送环节打通,将物流运输系统由地面转到地下。
 
  2020年底,雄安高铁站正式通车,其周边的地下管廊系统也逐步建成,雄安新区作为国内高质量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其完善的地下物流体系将能够对全国城市配送效率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2024年,低空经济成为热点,各地都在布局,低空物流有望成为物流体系中的一大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先行者,雄安新区推出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
 
  近日,河北首条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在雄安试航成功,该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为荣乌高速新线雄安北服务区分拨中心至白沟天德物流园之间的往返航线,飞行单程距离约12.5公里。
 
  该航线运用无人机飞行控制平台,实现了远程飞行作业精准控制与自动避障、飞行状态实时传输及可视化管控。
 
  这条航线不仅是低空无人机的首飞,还是许多低空技术的落地,该航线同步运用了低空无人机监管控制平台,采用远距离宽频段探测识别技术、高精度被动测向定位技术和智能高效电磁干扰技术,实现了航线空域内的“黑飞”无人机侦测与反制。
 
  地上与地下结合的是一种安全性较高、运输成本较低的物流模式,雄安新区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无疑将成为智能物流产业的标杆,引领物流行业迈向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新时代。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