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货代业将迎“AI时代”?

   2024-06-06   来源:中国水运报   

   “在港航业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已不仅仅是影响企业赚钱多少的因素,而是关乎企业生存的影响因素。对于货代企业而言,能够进行数字化,能够变革自身的,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航运业创新大会上,深圳市海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海光对于当前数字化对货代业影响的判断。

 
  如果说当下哪项技术最能代表货代业的未来,显然非人工智能(AI)不可,OpenAI旗下的ChatGPT和Sora在各个领域发挥的效能,也让货代业看到了实现自动化的可能。
 
  当然,在此之前,还要打造适合AI发挥巨大作用几个特征,那就是丰富且高度集成的数据,行业标准化达到了一定水准,自动化流程的基础已经完善等,最为关键的是,从业者的理念变革和人才储备。
 
  信息技术未让货代业实现颠覆性变革
 
  “整个货代行业,在过去十年里面经受过很多新模式、新技术的洗礼,比如互联网+货代、数字化货代等,但是至今为止这些模式、技术并未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从我个人视角而言,AI对于货代业带来的改变应该也是渐进式的,很难带来颠覆性改变。”这是杭州未斯科技有限公司COO林上茂的观察。
 
  在他看来,未能颠覆性变革的主要原因在于货代领域存在大量“非标”环节,但这或许正是AI未来能够在货代业有所发挥的重要领域。
 
  实际上,货代业一直就是一个“人”的作用大于“机器”作用的行业。众所周知,任何类型的贸易涉及环节都会较多,尤其对于海运贸易而言,长期以来,如何解决各方互信的问题始终是货代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货代业务模式的基础,面对面互动的作用远大于使用更为便捷的社交工具。
 
  传统模式带来的是更为传统且非标准化的业务环节。
 
  仅以单证为例,马士基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一票货物单次装运所需文件可能高达50页纸,其中,既有贸易各环节自己编制的,也有各国政府机关和第三方社会机构或服务商出具的。尽管整个航运业一直在大力推动单证电子化,但是根据BIMCO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船公司签发了4500万份提单,只有2.1%的提单实现了电子化,占比较高的铁矿石运输,电子提单仅仅占比约20%。
 
  繁杂的纸质单证带给数字化流程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识别且录入这些数据。以往,货代领域更多的是采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但是在单证识别录入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校对,这也是最终该技术被货代业抛弃的主要原因。
 
  AI在货代业大范围应用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数据孤岛”的问题。实际上,不仅是AI技术,也不仅是在货运代理这个环节,所有涉及港航数字化的变革都会遇到这个障碍。
 
  对于全球贸易而言,除了部分数据自身较为敏感之外,因为环节较多,流程很长,而且部分国家数字化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数据的流转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打通的障碍和环节。
 
  更为关键的是,在数据凸显价值的当下,海关、港口、航运企业等环节共享数据的意愿并未达到统一。数据丰富但并不集成,这也是AI在货代领域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AI开始在部分环节发挥作用
 
  当然,正如林上茂所言,AI给货代业带来的改变应该是渐进式的,在货代业部分业务和环节,AI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比如在单证录入环节,AI技术可以通过大模型数据流的解析,识别单证相关内容,准确率较OCR提高了一个等级。在客服领域,通过引入ChatGPT、文心一言等同样在使用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就可以实现智能客服,智能咨询问答等。此外,通过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在高度标准化环节,货代企业已经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在依托航运企业自身研发的一些AI智能服务,也为货代提供更多的应用经验和应用场景。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航运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南杰介绍,目前中远海科开发的“i航运”平台,通过数据化技术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各方面的应用,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自动识别当前运营的异常情况、核心点和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后,就会通过大数据、AI、物联网等在知识库进行甄别,并给相关的企业和相关的管理角色自动推送,监督人员执行。
 
  此外,在航线规划、船舶能效、装载配重等方面,中远海科“i航运”平台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后续,如果进一步加大应用范围,也将为货代企业在全程供应链智能碳核算、风险事件自动预警等方面提供支持。
 
  还需积极探索深入应用
 
  当然,在AI更为深入的应用方面,货代业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探索和丰富的经验,对此,林上茂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在智能客服方面,他认为应该将此前沉淀在操作,或者业务员脑中的行业知识和经验灌输进入知识库,结合基于NLP技术的AI平台给客户做相应回答。同时,可以接入不同的数据语言,从而让智能客服承担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智能单证方面,可以将OCR与RPA结合,理顺规则,在RPA执行程序中固化,这样在录入后,接入不同船公司的官网,从而实现纠错、订舱、截单等自动化操作。
 
  在智能分析领域,通过对过往财务、业务数据的分析,包括对于运价等历史行业数据的分析,判断其后续波动情况,最终为决策提供支持。
 
  目前,不管是在货代领域,还是港航领域,以多项技术的集合或者组合实现流程自动化是较为流行的做法。某船公司数字化相关负责人表示,AI比较擅长处理自动性、重复性的任务,因此可以结合OCR技术等,自动处理一些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例如邮件发送、日报生成等。
 
  业内人士表示,在迎来AI深入应用之前,货代业先要做好准备迎来阶段式提升的“AI时代”。这不仅包括在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也需要保持开放心态,打造数字化和专业化人才团队。显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时间一一验证。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