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厦门港以绿增效激活发展动能

   2024-06-12   来源:中国水运报   

   6月5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发布数据称,近五年,厦门港清洁能源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单箱综合能耗下降20.5%,厦门港绿色生态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厦门市港口管理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林德清介绍,作为我国首批十个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厦门不断加快低碳港口建设,通过制定《厦门港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岸电建设与使用、码头RTG“油改电”、集卡“油改电”、船舶新能源化、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与监管等项目,建设绿色生态港口。
 
  “油改电”减负增效
 
  6月5日,记者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下属的海润码头现场看到,岸桥、场桥在有序作业,无人驾驶的IGV(自动驾驶集卡)和有人驾驶集卡来回穿梭,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以往,岸桥、场桥等港口装卸设备,以及往来运送货物的水平运输车辆等都是耗油大户。”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的工作人员郭环益说,为实现港口生产深度降碳,该集团旗下的6个码头均启动“集装箱码头电能替代行动”,打造“全电码头”。
 
  从2008年起,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各码头全面实施龙门吊“油改电”,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超2亿元,实现龙门吊100%用电作业。此外,目前该集团电动堆高机用电占比达63.4%,电动拖车用电占比31.4%,电动叉车用电占比63.5%……电动化设备总占比已超过55%。
 
  “不仅‘油改电’,88%的龙门吊还实施了能量回馈改造,即将起升机下降产生的电能,由能量回馈系统反馈到电网,进一步提高降耗效果。”郭环益说,现在龙门吊作业单耗比传统作业模式下降了59%。
 
  同时,厦门港积极响应“绿动厦门湾”三年行动部署,在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推动新能源动力技术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港口绿色智能转型等方面重点发力。
 
  2023年11月,全国首艘“绿色应急拖轮”——“厦港拖30”正式在厦门海天码头交船授牌。“厦港拖30”是全国首艘“串联式”直流组网油电混合动力拖轮,可实现港区自由航行工况下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运行,单船每年可节油2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600余吨,可有效减少船舶能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目前,厦门港又“下单”了2艘5000马力、2艘4400马力的电动拖轮,一支绿色拖轮船队正在成形。
 
  拓宽清洁能源应用
 
  近日,一艘靠港邮轮在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成功完成岸电到船电转移解列,进入备航状态。据介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所有邮轮泊位及兼靠滚装船泊位已实现岸电全覆盖。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工作人员介绍,若以一艘邮轮一天在泊时长为13小时计算,岸电供电时长将超过8小时(无作业干扰时),预计可供电约2.8万度,按船舶靠泊使用0.5%低硫油对比,一日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PM1.0、PM2.5颗粒悬等污染物排放量约0.5吨。
 
  此外,厦门港积极挖掘清洁能源潜力,进一步延伸新能源应用场景。近日,记者在东渡物流园区和海润码头看到,3组500kW/1000kWh的分布式储能柜,它们不仅能储存未消纳的光伏电,还能起到削峰填谷套利、平抑电网波动、满足电网需求侧响应和充当应急电源等作用。
 
  今年4月,该储能柜所属“厦门港务港区柔性组件应用及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
 
  “项目创新的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已在港区的车棚、闸口拱形屋顶、消防水池等试点应用,设计年发电量超12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0吨;配套的储能系统已累计充电106万千瓦时、放电93万千瓦时,累计节省电费约28万元。”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它们与常规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港区汽车公共充电场站、港区电动生产车辆充电桩等,共同构成了厦门港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新能源体系,为港口增添绿色动能。
 
  智慧技术助减排
 
  据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厦门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实现绿色港口生态圈。
 
  5月15日,在厦门港嵩屿作业区,3艘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岸上,14台桥吊、50台龙门吊和76辆集卡全速作业。
 
  如此繁忙的作业想做到井然有序且高效,离不开智慧大脑——i-TOS(TOS指码头操作系统)。通过“iTOS”,码头的作业指令发布、集装箱装卸、平面运输、堆场作业等多环节,都可用智能化统领、串联,并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对接,将码头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装箱全物流链。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出口集装箱在代理公司定下船期后,办理清关手续的同时,即可在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上预约进场。集装箱卡车司机在码头进闸,自动识别和预约信息比对后,数秒即可自动放行,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时间的减少降低了拖车出行的碳排放,有效减缓拖车对于港口和厦门市交通的拥堵,促进了港口以及城市节能减排。”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厦门湾是中华白海豚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近年来,厦门港坚持航道工程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双轮驱动”,着力打造“绿色”航道。今年3月,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运营期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跟踪监测及重点水域定点监测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推动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为核心的港口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以港口数字化、无人化、智慧化、清洁化等为重点,引领港口高质量发展。”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