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新加坡港口拥堵显示红海袭击对全球的影响

   2024-06-27   来源:物流巴巴   

   新加坡集装箱港口的拥堵状况是自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这表明船只为避免红海袭击而长时间改道已经扰乱了全球远洋运输,其他亚洲和欧洲港口也出现了瓶颈。

 
  尽管许多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希望在年底购物旺季之前建立库存,但依赖大型集装箱船的零售商、制造商和其他行业再次面临运价飙升、港口供应不足和空集装箱短缺的问题。
 
  海事数据公司 Linerlytica 本月表示,全球港口拥堵情况已达到 18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其中 60% 的船舶停泊在亚洲。截至 6 月中旬,总运力超过 240 万个 20 英尺当量集装箱单位 (TEU) 的船舶在锚地等待。
 
  但是,与疫情期间不同的是,导致港口拥堵的并不是宅在家里的消费者的购买热潮。
 
  相反,船舶时间表因错过航行时间表和减少港口停靠而受到干扰,因为船只在非洲绕行更长的航线以避免红海,也门胡塞组织自11月以来一直在红海袭击航运。
 
  因此,船舶在新加坡等大型转运中心一次性卸载大量货物,在最后一段旅程中,货物在不同的船上卸载并重新装载,并放弃后续航程以赶上时间表。
 
  新加坡咨询公司 Drewry Maritime Advisors 副主管 Jayendu Krishna 表示:“(托运人)正试图通过将箱子扔到转运中心来应对这种情况。”
 
  “班轮公司在新加坡和其他枢纽的集装箱数量不断增加。”
 
  德鲁里表示,1 月至 5 月期间,新加坡平均货物卸货量猛增 22%,显着影响了港口生产力。
 
  严重拥堵
 
  作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的新加坡最近几周的拥堵情况尤其严重。
 
  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 (MPA) 5 月底表示,集装箱船靠泊的平均等待时间为两到三天,而集装箱追踪公司 Linerlytica 和 PortCast 表示,延误可能会持续长达一周。通常,停泊时间应该不到一天。
 
  随着一些船只跳过新加坡,邻近港口也开始拥堵。
 
  Linerlytica 表示,压力已转移到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港,而中国港口的等待时间也有所增加,其中上海和青岛的延误时间最长。
 
  德鲁里预计主要转运港口的拥堵状况仍将很高,但预计随着承运商增加运力和恢复班期,拥堵情况会有所缓解。
 
  新加坡海事管理局已重新开放吉宝码头的旧泊位和堆场,并将在大士港开放更多泊位,以解决长时间等待的问题。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本月表示,由于亚洲和地中海港口严重拥堵,该公司将取消7月初从中国和韩国出发的两趟西行航班。
 
  旺季
 
  托运人和研究公司表示,一年一度的航运旺季也比预期提前到来,加剧了港口拥堵。
 
  DHL 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尼基·弗兰克 (Niki Frank) 表示,这似乎是由于补货活动(尤其是在美国)以及客户因预期需求强劲而提早发货而推动的。
 
  与此同时,集装箱运价飙升,增加了买家再次出现价格上涨的风险,例如央行仍在努力遏制疫情后通胀飙升的风险。
 
  4月份运价已趋于稳定,但5月份“中国电子商务、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相关商品的海运出口显着增加”,专注于亚洲的货运代理公司Dimerco表示。
 
  “传统上从六月开始的旺季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导致海运费飙升。”
 
  数据提供商笛卡尔表示,受 2023 年 1 月以来第二高月度进口量的推动,美国 10 个最大海港的集装箱进口量 5 月份增长了 12%。
 
  全国零售联合会副主席乔纳森·戈尔德表示:“(美国)消费者的支出继续高于去年,零售商正在备货以满足需求。”
 
  货运平台 Freightos 的 Judah Levine 表示,从亚洲运往欧洲的海洋进口也显示出补货季节进入旺季的迹象,将运价推至 2024 年高点。
 
  自 2024 年初以来,从亚洲到美国和欧洲的集装箱运费价格上涨了两倍。
 
  货运平台 Xeneta 表示,从亚洲和新加坡到美国东海岸的运价达到 2022 年 9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到美国西海岸的运价则达到 2022 年 8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港口出现瓶颈的部分原因是美国进口商争相购买钢铁和医疗产品等中国商品,这些商品将从8月1日起大幅提高关税。
 
  但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贾里德·伯恩斯坦表示,美国新征收的关税只会影响约 4% 的中国输美商品。
 
  美国最大的中国海运进口门户洛杉矶港的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Gene Seroka)也预计影响有限。
 
  “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货物进来,但不会是洪水般的,”他说。
 
  对今年美国港口可能发生罢工的担忧也可能将旺季提前,而 DHL 表示,德国港口罢工加剧了僵局。
 
  专家警告说,所有这些干扰可能意味着消费者的价格上涨。
 
  Xeneta 首席分析师 Peter Sand 表示:“这些对托运人来说是巨大的财务打击,需要承受。”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