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背靠政策“远航” 市场需求促中山市船舶产业投资活跃

   2008-04-26   来源:中国国际海运网   

  继民众东海船舶、神湾伟航船厂落户中山后,近日,中船集团相关负责人考察了中山市临海工业园的装备制造基地,作为中国的“船老大”,此举似乎暗示着其向中山抛出了“橄榄枝”。船舶制造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中山市活跃起来。

  金辉船厂是中山的“老牌船厂”,目前该厂正在制造某中东石油国家预订的一艘海上多用途工作船,该船不仅能为海上钻井平台提供多种服务,其采用的技术手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船上安装的一套自动定位系统,能在8-10级风力下,保持船的作业误差不超过1米。

  “国内造船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相差无几,目前船舶业发展最大的利好便是背靠政策,受益行业发展。”金辉船厂总经理叶贺胜告诉记者,从政策扶持以及行业态势来看,国内造船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为承接国际船舶产业转移的契机,国家在船舶制造业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鼓励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叶贺胜说,在这一政策的支撑下,目前国内船舶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行业盈利能力总体上持续走高。

  然而没有深水港、没有大的内河航运码头、没有钢铁等原材料基地支撑,船舶产业发展优势并不明显的中山,以何凸显造船业的竞争力?答案在市场。

  继2004年东海船舶有限公司在中山喊出“在中国制造世界顶级奢侈消费品”的口号后,今年3月25日,澳门知名人士何鸿燊投资的伟航船厂(中山)有限公司在神湾镇神溪村奠基,船厂占地近10公顷,首期投资额1200万美元,以生产排水量3000吨的疏浚船为主,年造船10艘,90%外销,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和澳门特区。

  据了解,在原有的船业基础上,利用与香港毗邻的优势,金辉船厂很容易便接到了大单,而东海船舶和伟航船厂则直接把市场瞄准了邻近的港澳特区。市场人士分析,目前豪华游艇的主要消费市场仍在国外和中国的香港、澳门,而且,大量的港澳船只的维修也依靠内地船坞。与港澳一衣带水的关系,又得到了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山出现船舶产业投资活跃是正常的。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