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解读国际油价创新高 油价未来大趋势

   2008-05-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际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2008年以来,已居高位的国际油价连续大幅拉升。5月份则九次刷新了高价纪录。5月21日,NYMEX9月原油期货创纪录地收于每桶135.02美元。高油价通过价格向下游产品和生活消费品传导,已经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高油价也使诸多国家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将石油涨势归因于供给不足,呼吁欧佩克增产;但欧佩克称美元疲弱、投机交易和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在推升油价,而非供应匮乏。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国际油价频创新高呢?后市将如何运行?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深入解析,以“临界值效应”和“协同效应”解释了近期国际油价脱离基本面的疯狂上涨,并对趋势作了预测。

  油价投机两个“放大镜”

  影响国际油价变化的因素非常之多,数不胜数。不过,通过理清各影响因素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主导性与辅助性、独立性与相关性,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还是可以弄清国际油价涨跌的动因体系,从而对油价变动趋势进行把握。

  国际油价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投资者有效的买卖意愿,影响有效买卖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则是对油价涨跌趋势的判断和确信度、人为操纵油价因素、石油期现货市场的“功能因素”,如规避通胀风险功能、规避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套利功能等。功能因素中则包含被迫买入的因素,如期权的卖出方面临买方行权压力,不得不买入期权约定的期货的情况。

  影响油价涨跌趋势判断的主要因素则为:供需因素、资金因素、心理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供需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若脱离了这一因素,虽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主导作用,但不会长久。供需因素、资金因素、心理因素等因素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并且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例如,飓风在对石油设施产生实际破坏前、破坏中、破坏后,可分别视为单独心理因素、供需因素连带心理因素、单独供需因素三个影响投资者对趋势判断的三个阶段。

  原油的供给与需求通常处于平衡临界点,市场的高度有效性使原油价格对供需失衡很敏感。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会影响到供需双方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明显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原油需求的刚性缘于原油的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性;原油供给的刚性则来自原油储量和产量的有限性以及产量非常小的弹性。原油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变化,影响到供给减少,或者原油需求的增加,都很容易导致原油的供应趋于紧张,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例如,石油工人罢工、地缘危机、飓风等因素就能在一段时间内左右油价。

  在原油不同需求趋势的大背景下,影响原油供给的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往往表现出“雪上加霜”或“火上浇油”的放大效应和规律。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小,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打压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

  实际上,这一现象很容易由原油的供需刚性、市场的高效性和“临界值效应”来解释。

  原油市场的投机行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趋势的惯性和波动幅度。这是因为投机资金流入油市,推动价格沿趋势运行得更加强势,加重了供需失衡的紧张气氛,可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的市场预期,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跟进。由此,可进一步大大强化价格趋势,从而加大原油价格趋势的惯性和波动幅度。此作用机制可被称作“循环增强效应”。如果几个影响油价的因素同时同向发挥作用,则会产生“协同效应”,将乘数级甚至指数级地放大供需失衡的程度和气氛,从而导致价格飙升或狂跌。

  根据专业人士推算,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通常有10%-20%的影响力,但在市场供需处于“临界值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背景下,投机行为的效用会被益加显著地放大。同样,其他影响油价因素的效用在“临界值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背景下也会同样被显著地放大。可以说,在当今的石油市场中,“临界值效应”和“协同效应”是投机资金的两个“放大镜”。

  下面即对以上这些油价影响因素的现况和趋势作出简要分析,以期帮助投资者对今后的油价变化趋势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

  原油需求或“高位盘整”

  目前,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5%以上。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不到其人均消费量的1/5,但中国人口众多,潜在的石油消费量增长空间大。值得注意的是,原油需求增长强劲的印度也是人口大国。根据中汽协统计,中国汽车产销量自2001年以来已经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预计2008年汽车年产销量或迈上1000万辆大关。国际能源署(IEA)称,中国石油需求量约为每天700万桶。

  今年5月22日,中国海关公布了1至4月国内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数据:1至4月份原油进口同比增加10%。成品油进口来看,4月份汽油进口同比增长879329%,1-4月份同比增长717%;煤油4月份进口同比增长42%,1-4月同比增长17%;轻柴油4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623%,1-4月同比增长727%。急剧的进口增长中含有奥运因素。此外,四川省大地震过后的重建时期内,柴油需求量或将上升。

  中东地区的能源需求正与中国保持同步增长。虽然中东地区人口有限,但是巨额的燃料补贴和创纪录油价带来的经济繁荣,已经推动中东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根据IEA数据,中东石油需求量今年将上升至每天700万桶。不仅中东国家,包括俄罗斯、东南欧国家等石油输出地区,均受益于油价上涨,经济增长保持强劲。

  因估计美国房市和信贷市场的恶化会拖累全球经济且可能延至2009年,联合国于5月15日在其报告中预计,2008年全球生产总值(GDP)仅增长1.8%,远低于4个月前所预计的增幅3.4%。报告指出,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美元疲软、全球失衡以及高涨的石油和食品价格,意味着“世界经济正滑向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边缘。”报告同时指出,除了西欧和日本之外,联合国还认为东亚和南亚等地区的快速增长经济体将出现增速放缓,从去年的8.5%降至5.9%。中国将受到出口放缓、货币政策紧缩、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冲击。缅甸、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经济亦出现放缓,全球最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从去年的6.5%降至5.2%。5月21日,美联储将2008年经济增长预估下调至0.3%-1.2%(3个月前预估为1.3%-2.0%)。

  国际能源署(IEA)5月13日的月度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原油需求增幅仍保持在3.7%(每天140万桶),并由中国及中东地区领涨。该报告再次下调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也是该机构连续第4个月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使全球今年原油每日需求量增长率至1.2%。IEA预计,30个经合组织(OECD)会员国的原油需求将在今年创下连续3年的萎缩纪录。

  欧佩克5月15日也下调了对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欧佩克称,今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将增长116万桶,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将引领需求增量,这一数字较原来预估要少4万桶。今年夏季的驾驶高峰期,因美国汽油需求可能将趋弱,石油需求较上年的增幅估计较往年低。频创纪录的高油价正抑制消费。

  随着油价的飙升、对节能技术支持力度加大,新能源和原油替代品发展迅速。煤化工大型项目和可替代原油的其他新能源项目的逐步投产,会对原油的需求产生一定的替代性抑制。随着油价的走高,“油改气”的汽车估计也会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政府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其生物燃料作为替代能源。不过短期内,这些因素的影响难以突显。

  可见,原油总体需求增长快速。一方面,中国、印度和其它新兴经济体需求稳健增长,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国内消费日增;另一方面,主要工业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油价持续高位等因素制约了需求的增长。非经合组织地区的需求增长仍然延续,可抵消经合组织需求疲软。应密切关注各经济体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从而估算由此所致的原油需求减少或增加的程度。

  原油增长面临多重压力

  石油涨势已经令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屡次呼吁欧佩克增产。美国今年下半年将暂停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此举每日将令7万桶原油改道流入市场。IEA5月13日敦促欧佩克增加原油产量,以抑制油价上涨。

  5月10日起,沙特给客户的供应量增加了日均30万桶,增加的供应量是给美国买主的。科威特石油公司于5月20日将原油出口增长一倍至260万桶/日。伊拉克拟6月将基尔库克油田油日出口量提高12.5万桶至60万桶,达战后新高。

  英国能源大臣维克斯近日表示,OPEC除产量饱和外,其它一些因素,比如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以及尼日利亚等地区的不稳定政治形势等,也都限制了全球原油供应,增产不易。5月21日,欧佩克则表示,若有需求愿意随时采取行动,以保证有足够的原油供给,并仍坚称市场供给状况良好。印尼正考虑退出欧佩克,因油井老化加之投资不足,该国原油产量已经下降,目前已经是原油进口国。

  5月22日,中国海关公布了2008年1-4月中国原油出口数据:4月份,出口原油225608吨,同比减少59%;1-4月共出口原油801621吨,同比减少25%。据悉,中石油在5月将与委内瑞拉有关方面签订一个框架协议,开采该国的奥里重油;并计划在中国南方加工,预计年加工能力将达2000万吨。

  全球储量看,2007年12月,非洲石油炼制商协会(ARA)报告称,按现有的生产速度推算,全球石油储量将在未来50年内枯竭。该报告称,未来10至20年内,石油生产将达到顶峰,之后尽管需求仍将不断增长,但产量将开始下降。原油期货突破每桶135美元以后,华尔街杂志报道说,IEA正在全面评估世界400大油田的状况,也正准备大幅下调其石油供应预测,因未来原油供应可能将远比此前的预期要紧张。

  从新增储量看,5月22日巴西宣布发现新油田,虽未明确指出产量,但说Tupi油田附近可以开发80亿桶以上的原油。当日原油期货突破135美元后迅速回落5美元,扭转了石油期货市场气氛。

  总的来看,非欧佩克供应增长缓慢,欧佩克产能紧张,产油国对外国投资加以限制,原油供应增长仍然比较缓慢。不过,欧佩克已经有增产的行动。在油价高企的情形下,各国也在更积极努力地寻找石油新储量,但大油田的发现已经很难。此外,劳资冲突、自然灾害、地缘武装冲突等情况的发生都会使供应量发生突然的减少。

  等待强心剂:美元重拾强势

  因为石油以美元计价,美元一般对石油的价格有着直接影响,且通常都随着美元币值变动而反向运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加重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美联储为阻止经济衰退发生,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七次降息,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使美元一再贬值。美元贬值使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市场原油名义价格随之提高,即商品价格会出现自然溢价。由于原油的市场容量大,流动性高,大量美元资产为了规避贬值的风险而涌入商品市场,导致油价大幅上扬。

  从其他方面来讲,近年来美元的不断贬值正在使之前投资美元资产的资金逐渐撤出。过去,产油国家赚得的美元大都回流至美国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或相关投资上。近年来,别的投资渠道??如新兴市场或欧元资产的投资机会出现则使石油美元投资转向,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走软。今年4月30日,伊朗一官员表示,目前伊朗的所有石油交易均以欧元和日元结算,而不是美元。

  在欧元区经济呈现放缓迹象的背景下,欧州央行5月8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4%,并表示控制通胀仍然是第一要务;在能源粮食不断上涨推高通胀的环境下,欧州央行上半年减息不太可能。估计美元将维持区间震荡整理态势,但继续向下大幅贬值空间也有限,而且技术面看,中短线继续整理,长线则有反弹的要求。

  5月中旬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到了28年的最低水平,令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萎缩,并降低了对美联储今年升息的预期。中短期来看,美国贸易赤字、与其他主要货币息差不断扩大都将继续压制美元转强。即中短期内,美元估计将继续整理。5月21日,美联储将2008年经济增长预估下调至0.3%-1.2%(3个月前预估为1.3%-2.0%)后美元继续大幅下滑。但长线看,数周后或将可能出现美元的反弹。

  5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表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元将逐渐反映美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美国长期经济基本面好于其他国家。他并表示,他的工作是确保政府能够提振经济和资本市场。

  地缘政治也有变数

  恐怖活动对原油设施的影响以及以色列、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骚乱仍然有随时发生的可能。在中东地区,产油国集中,地缘政治的混乱格局使得原油的供应更具不稳定因素,一旦稍有恶化就会进一步刺激油价走高。

  中东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充满摩天大楼和跑车展厅的阿联酋和巴林,物价上涨和美元贬值已经引发了移民工人的骚乱和抗议,他们中的许多人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该地区的通胀已经大大攀升。在沙特阿拉伯,今年2月的年通胀率已经达到8.7%,创下了27年来新高。这将使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美国执政的共和党被理解为大石油集团和军火集团的代表。在其所剩不多的任期内,执政的的共和党政府或许将尽可能地会为其代表的集团争取利益。因此,地区冲突和高油价的可能性增加。由此也可理解布什政府在燃料高涨之际,执意增加该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而民主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则主要是中产阶级,一旦2008年民主党执政,其政策很可能会令油价走低、美元走强。因此,美国大选将对油价的长期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共和党落选的可能,将会对市场中的多头资金造成较大的压力。

  美国的中东政策、伊拉克战争以及对伊朗和伊拉克乃至利比亚的经济制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战争,则使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至今也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5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伊朗的措辞更为强硬。美国与沙特均认为伊朗对中东稳定的威胁上升。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伊朗的石油生产和输出。

  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使美元大幅贬值,由此中国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缩水,人民币加速升值,油价飙升,致使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加重了中国的通胀,使高度依赖油进口的我国不但需支付更多的外汇,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综合来看,美伊核争端并未真正平息。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原油正日益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物资。尽管地缘政治冲突随时都存在着爆发的可能,但目前看,总体态势较为缓和。但若美国大选民主党获胜的话,压制油价的系列政策或将出台。

  天气与季节及自然灾害

  历年来,特定时期的天气因素都会对国际原油的价格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例如2004与2005年的飓风季节,正是因为当时飓风肆虐,对位于墨西哥湾一带的重要油气生产设施与炼厂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令油价分别升至当时的历史高点。

  伴随着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冬季气候也在逐渐变暖的过程中。2007年,由于冬季较为温暖,降低了市场对取暖燃料的需求,使库存高企,也使油价在冬季大幅走低。此外,夏季的驾车高峰季节人们亦会关注市场对汽油的需求状况,从而影响到原油价格的走势。

  另外,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夏季驾车高峰季节市场对汽油的需求高峰出现了延长的迹象。这样就会将夏季需求高峰季节拉长,加之炼厂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运行,从而在更长的时间内使供应趋紧。

  需注意在每年6-10月间的大西洋飓风季节。在这一时期我们仍需特别注意,之前提到的2004与2005年飓风灾难很有可能重演。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内,市场中交易商的神经会非常敏感,任何一个热带风暴在附近海域形成都会在心理预期上带来影响,进而推高价格走势。

  趋势心理预期

  高盛近日上调了油价预测,预计今年下半年WTI平均每桶141美元,比上个月预测上调了34美元,并说明年美国轻质低硫原油平均每桶要达到148美元,高盛认为紧缺的供应状况继续推动油价上涨,近期油价趋势仍然看涨。此外,路透社组织的30多家银行对2009年油价预测也多数看涨。5月14日,因估计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瑞银(UBS)经济学家JanStuart将2008年原油价格预期上调了32%,至115美元。5月22日,印尼政府表示将提高汽油价格33.3%。

  在欧洲和亚洲,近期对于馏分油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在馏分油旺盛需求的提振下,原油价格也连创新高。实际上,这就是油价趋势心理预期在发挥主要作用。

  技术性分析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预期,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预期,它的两个重要原理就是价格沿趋势变化和历史会重演。从技术图形上来看,短线或将整理修复严重超买的指标系统,之后即中线仍有上冲动能,长线来看则有望回调。从波浪理论来看,处于上升浪的第5浪的中段或前段,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一趋势与基本面的情况分析也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和美元的趋势预测即吻合。

  5月21日,标准普尔资深投资策略师SamStovall表示,原油期货已经极度超买,接近上档通道高端。他表示,“价格较65周指数平均线高出40%,原油期货价格已开始触顶,未来几周或几个月价格将开始走跌”。

  美国马里兰大学健康和国家安全中心主任MichaelGreenberger说,增加市场供应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加油站的压力。但是长期看,汽油价格将继续上涨,因为汽油价格与供求因素无关,是受到能源交易商的操纵而推涨。交易商操纵的汽油价格上涨也会加重原油供应紧张的心理预期。

  目前,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表示未来数周油价达到150美元的可能性大。

  投机资本如何择方向

  原油期价,尤其是短期的暴涨暴跌,往往与国际投机资金的介入有关。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投资者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他说:“事实上,在目前的原油市场上,任何数据都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花旗集团报告显示,仅第一季度,全球各类投资人在商品期货上的投资就增长了20%以上,达到4000亿美元。

  投机行为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涨跌趋势的惯性和幅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给出的数据看,NYMEX原油期货商业空头的期货持仓量长时间以来一直大于商业多头的期货持仓量,自5月6日至13日期间,商业空头和多头的期货持仓量均陡增,而5月13日至20日期间两者均骤降,且空头持仓量减少的数量大于多头,说明部分商业空头当看到期货价格飙升,押错了方向,为了减少损失,紧急平仓,则又导致期价飙升。从期货期权的情况看,自4月22日至5月13日,商业期货期权的多头和空头持仓量都在单边上升,5月13日至20日间,则两者均均骤降,因油价上涨态势强,部分空头平仓止损,多头则也可以通过行权迫使期货期权卖方买入约定的原油期货,从而推升油价。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至20日期间,唯有期货期权的基金空头持仓量在明显增加,其它则在下降。

  油价未来大趋势

  由上述来看,国际油价的飙升是由供需紧张、美元贬值、地缘危机、恶劣天气、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之间通过“协同效应”互相放大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原油供需处于“临界值”甚至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协同效应”的影响放大是乘数级甚至是指数级的。它们共同作用于有效买卖意愿,推动资金急速流入油市,从而大大强化供需紧张的气氛。即多个因素在供需处于“临界值效应”的背景下同时作用,并且影响因素间产生“协同效应”,大大强化供需紧张的气氛,从而导致价格飙升。

  从油价地趋势来看,一方面,夏季需求的高峰期即将到来,中国为奥运仍在建库存,同时,美伊争端依然没有平息,地缘危机随时可能发生,美元依然比较弱,投机基金仍在参与油品市场,飓风等易发的季节已临近,即便民主党大选获胜也需时日;另一方面,全球有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形,欧佩克成员增产有所行动,高油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美元中短线或继续整理,原油替代品和新能源发展迅速,油价走势技术上已有整理要求,获利资金随时可能出局了结等等。总体看,需求的增长依然略快于供应的增长,但欧佩克原油供应也有随时大幅增长的可能。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估计油价短线可能进行震荡整理以修复技术指标并蓄势,中线仍有上冲动能,长线则有望大幅回调。从未来更长的时期看,油价仍有继续震荡上升的较大空间。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