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高油价加大中国外生成本型通胀压力

   2008-06-19   来源:中国财经网   

  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给世界经济带来明显威胁。分析人士表示,在对铁矿石、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的新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承受着较大的外生成本型通胀压力。

  油价在5月底攀升到每桶135美元的高位之后逐步回落。但随着美元进一步贬值,6月16日在纽约交易市场每桶原油期货价格高达139.89美元,创原油价格历史新高。摩根斯坦利分析师预测,油价7月份可能达到150美元一桶。市场上,更有人预测未来18个月油价会窜升到200美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进入21世纪后,美欧等国家纷纷采取持续大幅降低利率的措施应对经济衰退。充裕的货币供应推动石油价格不断上升。由于石油短缺威胁国家能源安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开始将粮食作为能源生产的原料,大幅增加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引发了粮食价格暴涨。小麦价格近两年来上涨近两倍,玉米价格上涨一倍多,大豆价格上涨近一倍。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又带动铁矿石和铜等其他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2008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平均上涨30%-5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全球通胀率是13年来的最高水平。即便是在自2007年9月以来已累计降息325个基点的美国,当前为抑制通胀也可能停止降息的步伐。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多次强调通胀风险,并称当前美国利率水平是恰当的,既利于推动经济适度增长,又有助于抑制通胀。欧洲央行也于6月11日表示,央行高度警惕通膨风险,并准备在必要时候采取果断和及时的行动,以遏制薪资-物价的交互螺旋上升势头。总裁特里谢更称,央行可能在7月升息。可见,物价稳定所面临的风险已然上升,央行下定决心誓要保证中长期的通膨预期得到牢牢控制。

  不仅欧美状况如此,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也已给亚洲经济带来明显威胁。市场人士预计,亚洲2008年CPI涨幅将超过5%,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导致亚洲货币进一步贬值。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经济团队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印度和马来西亚减少原油补贴所引起的相对温和的抗议活动和股市下跌,可能预示着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上升,亚洲地区更加糟糕的市场表现将会发生。原油价格的提高,意味着财富从原油进口国向原油出口国转移,因此将影响经常项目的水平,并且减少净出口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疲软的外部环境还将改变各国央行的应对政策,国内的货币紧缩政策将加速,与此同时本币升值的幅度将减少。

  对于国内情况,陈东琪指出,在对铁矿石、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的新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承受着较大的外生成本型通胀压力。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风险全球化,以前只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对风险全球化估计不足。今后的宏观调控,不仅要注意“内调”,而且要注意“外调”,要防范外部风险的冲击。

  雷曼兄弟的研究团队在最近发布的亚洲经济周报中也表示,最为担忧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冲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依赖进口石油并且食品占到CPI权重高达三分之一的国家,通胀持续时间越长,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据苏格兰皇家银行推算,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125美元/桶,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滑到8.7%;如果油价升到150美元/桶,中国经济增长率会减缓到8.2%;如果油价升到200美元/桶,那么该值将滑落到7.2%。

  目前来看,全球和中国的通胀前景依赖于油价和其它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而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定价政策。分析师认为,国内能源价格的合理化有助于降低经济增速,削弱对石油和其它大宗商品的需求。反之,继续实行物价管制和补贴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