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剑指“两大体系”

   2008-09-11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从9月3日召开的“2008上海国际航运高级论坛”上,记者获悉,为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锁定”两个体系:以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为目标,着力完善以“水水中转”为主要内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着力建设以航运金融保险和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为主要内容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12年成效显著

  回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12年,成效显著。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外高桥港区已拥有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和4个支线集装箱泊位,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500万标准箱;洋山深水港三期第一阶段工程业已完成,大型集装箱泊位达13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700万标准箱;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二期均已完成,实现了10米水深。目前,上海港已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是东北亚地区集装箱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口岸开放取得了新突破,电子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以上海海关为龙头的长江沿线区域通关改革已推进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辐射。与此同时,港航、海关、国际经贸等部门之间启动了EDI(电子数据互换)联网运作,其中海运提货单电子化系统,覆盖了上海口岸所有专业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船舶代理企业。上海口岸58种通关物流单证中,已有41种实现电子化。

  软硬件的提升,促进了上海航运要素的集聚。目前,世界前50大班轮公司都在上海开展了班轮运输业务;世界上最大的8个国外船级社也都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上海航交所已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发布中心的地位,成为国家级的二手船买卖平台;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则在上海设立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区域性海事调解中心。

   上海港应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减速发展

  了解到,上海港口业务的快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仓储和道路运输需求,对上海城市土地、道路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港口必须跟上上海经济转型的步伐,同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港口服务功能”,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如是说。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鉴于美国次级贷影响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欧洲经济发展趋与平缓,国内周边港口快速崛起,上海港减速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许培星说:“因此,尽管我们对上海港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对港口集装箱业务步入低速或缓慢增长阶段的可能性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于必然出现的港口发展转型应有足够的认识。”

  据了解,今年7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调研时指出:“要紧紧围绕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表明了中央将加大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7月18日,上海市委九届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讲话时指出,上海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为主线,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金融业、航运业、信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

  鉴于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的发展形势,许培星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港口发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着力在“两个体系”上加快建设和完善。他认为,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建设一流的集疏运体系,以保持港口吞吐能力和装卸转运服务能够满足上海城市和长三角、长江流域腹地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又要通过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产业及港航现代物流、国际邮轮经济等,以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确定六大任务

  据了解,瞄准“两个体系”发展转型目标,当前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以洋山港区为主体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紧紧围绕深水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系统,积极推进水水中转、海铁联运、内河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要充分依托长三角地区港口资源,尽快形成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核心的区域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充分运用保税港区等政策优势,加快口岸软环境建设。“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的口岸软环境建设,争取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更具开放力度、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许培星说。

  集聚航运要素,建立和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据了解,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航运市场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航运企业的国际船舶融资几乎100%是在伦敦、纽约、汉堡、新加坡和香港等几个城市进行的。许培星表示,无论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自身需求出发,还是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求出发,集聚航运要素、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运输体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腹地通过上海港口进出的货物量约占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2/3,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货源地。因此,专家认为,需要转变传统水路运输产业结构,加快建立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水路物流系统,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高新技术的推广运营,克服港口发展对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努力打造绿色港口、环保港口、和谐港口。

  加快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育机制。“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高层次产业结构的有效发展。培养既懂金融又懂航运,既懂港口又懂航运,既懂船舶又懂经营等类似的相关复合型人才,应当成为今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培育更多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许培星说。

  许培星表示,“最后一项任务是将上海港建成国际化、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港口。”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