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集上海工厂复工不足一成

   2009-02-19   来源:东方早报   

  张宏月(化名)从事了近30年的修补大型拖头车工作,前几年,他来到位于沪太路6888号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下称中集冷箱)门外一条名叫“中集路”的小路上开了一家修车店,专门给来中集冷箱拉集装箱的拖头车“修修补补”。2004年、2005年是生意最火的时候,张宏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从老家把弟弟一家接过来帮忙。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的生意随着中集冷箱业务的大幅度减少而变淡。

  “去年上半年,来厂里运载集装箱的车能排出好几百米的长队,一直从厂门口排到沪太路上,但是现在好几天才能有几辆卡车来拉集装箱,我们的生意也差了很多。”昨日下午,张宏月坐在路边的凳子上,无奈的对早报记者说。

  张宏月的切身遭遇,反映出占全球集装箱市场50%以上份额的中集集团,因业务急剧下滑而导致的停工现象还在继续蔓延。

  为此,早报记者前往中集集团在上海的工厂实地了解情况。

  中集冷箱:

  只有一辆吊车在“做工”

  公开资料显示,中集冷箱隶属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9.SZ,下称中集集团),为中集集团旗下专门从事冷冻箱业务的公司,冷冻箱业务在中集集团主营业务的比重大约为10%。根据中集集团2007年年报显示,冷冻箱的销售收入为42.56亿元,较2006年增加26.22%,并且在2005、2006、2007年三年保持15%以上的增幅。

  不过昨日,在中集上海冷箱厂区内,早报记者看到,只有一辆吊车在来回搬运集装箱,职工车棚里面停放着稀疏的自行车。该公司办公室相关人士一句“拒绝接受采访”将早报记者挡在门外,但他无法挡住的是公司业务持续下滑的现状。

  此前有媒体报道,农历正月十二(2月6日),中集集团位于深圳的两家公司基地:蛇口码头的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公司和龙岗坪山的南方中集东部物流装备制造公司尚未见开工迹象,厂区内也看不到员工身影。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公司员工透露,已经停工两个多月,坪山的集装箱生产也停工了,大家轮休回家,发800多元的工资。

  对于公司目前情况,中集集团总裁办媒体关系主管刘敏娜昨日表示,公司一切状况已在2008年12月公告过。

  2008年12月7日晚,中集集团发布公告称,进入四季度,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外贸出口急剧下降,集装箱贸易量下滑,影响了集装箱的新箱需求量。因此相对于以往年份,干货箱制造业务提早进入淡季,干货箱制造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中集集团同时表示,通过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洋钻井平台等新业务,公司的收入与盈利已不再单纯依赖于干货箱业务。

  中集宝伟:

  工人拿400多元待岗工资

  而中集集团位于上海的另一个工厂——中集宝伟工业有限公司(下称中集宝伟)的情况则更加严峻。昨日,据一位从事货运的人士介绍,中集宝伟是中集集团旗下干箱重点基地之一,不过从去年12月底开始到现在,工厂干箱业务就处于停工状态。中集宝伟相关人士则表示,工厂已经部分复工。

  而昨日下午4点半,在月罗公路1881号中集宝伟门外,一位刚下班的中集宝伟工人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复工的不足200人,还不到全部工人的十分之一,复工也都不是做集装箱的。”工人透露,“厂里做集装箱的同事现在还在家里等待复工通知,每个月只有400多元的待岗工资。”

  早报记者还在中集宝伟公司内看到,制造集装箱的必要材料——成堆的钢材安静地躺在厂区空地上,钢材被雨布遮着,雨布上积满了尘土,而厂区门窗的封条上“2008年12月31日”这个日期赫然醒目。据工厂工人介绍,去年12月31日,一大批工人就放假回家,一直到最近,才有部分工人接到厂里通知回来上班。但是由于干箱制造的工人还在放假,所以厂房仍封着。

  “以前,我们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休息一个星期,平时上班一般都是12至13个小时,而现在每天都是8个小时。”另一个工人告诉早报记者,“薪水也大幅缩减,以前每个月基本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而现在只能拿到1000多元,大家都说厂子快倒了,都在到处找其他的活儿干。”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