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生存VS危机:加工贸易这两年

   2009-08-24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进出口11467亿美元,同比下降22.7%。同期,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5.9%,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3.3%。加工贸易依然面临严峻挑战。2007年8月23日,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开始,短短两年,加工贸易企业经历了国家政策收紧、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和原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重创等种种考验,尝尽酸甜苦辣。
  
  “加工贸易这两年政策变化很大,我感觉压力不小啊!”电话那头,林先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林先生的贸易公司在广东省阳江市,成立于1995年。算起来,他也是有15年经验的老外贸了。可谈到最近的生意,他依然觉得“环境很艰苦”。
  
  事实上,和林先生有着同样感受的外贸人绝非少数,尤其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最近两年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感受政策收紧林先生的公司瞄准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客户,出口产品涉及厨房用品、花园用品、家居用品、户外用品、旅游用品、酒吧用品等,其中一部分是加工贸易。就是这部分加工贸易让他感受到这两年政策变化的影响。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44号公告,把1853个商品类目加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及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A、B类企业,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告规定东部地区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公告自2007年8月23日起实施。
  
  “这对我们影响很大。因为这会占用企业资金,而资金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林先生说,加工贸易企业购进原料需要钱,台账“实转”需要钱,而货物销售后一般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货款。如果在核销过程中,再有时间上的拖延,这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就是雪上加霜。
  
  2007年的中国外贸发展势头正是“红火”的时候,可在这“红火”的背后也有一丝隐忧。大批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获得的利润非常低,还有相当多的加工贸易属于资源消耗或污染较重行业。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经提到重要的位置。
  
  “我们也知道,加工贸易的利润不高。可广东这个地方,加工贸易企业非常多,有的企业每月原料进口就几万吨,雇用几千人的工厂也不在少数。要他们一下子转型,也不太现实。”林先生对记者诉说着自己的看法。
  
  广东是我国的加工贸易大省,约有加工贸易企业48000家。2007年,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额达40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63.6%,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40.9%。根据广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在2007年就影响到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90亿美元,累计涉及台账保证金155亿元。
  
  林先生告诉记者,保证金台账的“实转”让自己的企业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收紧,而他身边一些单一加工贸易的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就更大了。“好多企业,一下子就在资金周转上吃紧了。”
  
  遭遇金融危机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加工贸易企业在2008年的遭遇一点都不为过。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已然加大了;另一方面,贸易环境也不容乐观,包括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出口退税下调都在困扰着加工贸易企业。
  
  河南商水强鸿制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坤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之前在广东发展的经历:周坤松是中国台湾人。20多年前,他服务的台湾和信泰集团便进入大陆设厂,当时的工厂就设在广东。作为美国玮伦集团(CBI)旗下核心企业,和信泰集团主要承接玮伦集团的制鞋订单,属于典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我们在广东的发展在最近两三年遇到了问题,当地连续出现劳动力缺乏,同时电力缺口也比较大,有时候我们的工厂,一天就有2次停电,造成生产不正常。一旦遇到赶订单的情况,工人不得不加班加点,有时候还要通宵生产,这显然是不规范的。”
  
  如果说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到了2008年下半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让众多加工贸易企业再受打击。面对着国外订单的减少,加工贸易企业的日子越发艰难。林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阳江市,已经有一些加工贸易企业扛不住“金融危机”的冲击,选择关门了。而他自己的公司也感受到了危机的压力,“订单减少了”。
  
  据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8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增速回落10.5个百分点,占同期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的58.4%。其中,出口2417亿美元,增长8.3%,增速回落10.4个百分点;进口1449亿美元,增长2.2%,增速回落11.2个百分点。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较为明显。2008年11月,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28.9亿美元,下降17.2%,低于上年同期增速31.2个百分点。
  
  同期,全国的加工贸易数据同样出现“疲软”。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812.8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6265.6亿美元,增长11.9%;进口3547.2亿美元,增长6.2%。而在2007年1~11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率则为18.7%。
  
  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国家政策出现调整。
  
  2008年11月2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97号公告,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帐“实转”政策。根据这份公告,从2008年12月1日起,暂停《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限制出口类目录1853个海关编码商品以及限制进口类目录轻纺类272个海关编码商品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A类和B类企业暂停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实行“空转”管理;C类企业仍实行100%“实转”管理。另外,公告还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进行了调整,将涉及家具的17个海关编码商品从目录中剔除。根据商务部测算,此项措施将帮助企业减少年资金占压约185亿元人民币。
  
  依然坚守阵地国家政策显然对加工贸易企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而且这一信号还在不断加强。
  
  2008年12月3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了2008年第120号和121号公告,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将《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限制出口类目录中的部分塑料原料、塑料制品、木制品、纺织品等共计1730个十位商品编码剔除。
  
  2009年6月3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09年第37号公告。公告称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行了调整。本次从禁止类目录中共剔除79个十位商品编码,主要包括部分植物和轻工产品、金属化合物、石化产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品等。修订后的2009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包括1759个十位商品编码。
  
  林先生对记者表示,他现在选择坚守阵地。“虽然压力不小,但我毕竟也作了十多年外贸了,每年出口额也有上千万美元,还有一批熟悉的客户,还是会坚持做下去。”
  
  不过,林先生的坚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扛”。他告诉记者,与之前相比,公司开始更多地选择在国内采购原料。“比如一些钢材,国内产品的质量已经有很大的提高,而进口产品的关税比较高,除非是国内无法生产的原料,否则我们尽量在国内购买。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另一方面,林先生的公司也在研发上投入了力量,并开始尝试自己生产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从加工贸易中单纯赚取加工费,到向研发领域延伸,林先生希望自己能够在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利润。
  
  与此同时,选择坚守的加工贸易企业也在政策帮助下显露出一些暖意。据广州海关统计,2009年上半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940.6亿美元,虽然这一数值比去年同期仍然下降23.7%,但单月出口值在2月份降至低谷后,3月份起有所回升,到6月份,出口值已经达到172.8亿美元。而作为先行指标的加工贸易进口今年以来也呈现规模不断扩大、降幅逐渐收窄的良好态势,且进口降幅差于出口降幅的局面5月份起开始扭转。6月份,广东加工贸易进口104.8亿美元,进口值达今年最高,同比下降21.3%,降幅收窄至今年最小。
  
  刚刚公布的7月外贸数据显示,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3项同比降幅在6月份同步收窄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3个百分点以上。
  
  探寻转型之路在努力提升自己在产业链条中地位的同时,一些加工贸易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西部地区。
  
  周坤松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河南工作3年了。这3年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集团在河南寻找合适的投资地点。今年4月2日,商水强鸿鞋业有限公司开业庆典在河南省商水县工业园区隆重举行,成为台湾和信泰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周坤松的职务也变成了商水强鸿制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此前,他已经为集团在河南省西华县设立工厂忙了一年多,而目前这家西华的工厂4条生产线已经开始稳定生产,一天可以做1万双鞋。
  
  周坤松向记者透露,商水强鸿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2万平方米,完成了1500名工人的招工培训任务,300多台设备及流水线也已全部安装完毕并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一期工程完全建成后,可安排3000人就业;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安排8000人就业,年生产运动休闲皮鞋1200万双,实现产值1亿美元。
  
  谈到转移到河南,周坤松认为,这是集团对未来20年发展的一个考虑。“与广东相比,这里的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工成本更低。更主要的是这里的配套政策优惠,因为国家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当地政府对我们落户这里非常关心,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他说,集团有意把广东的配套企业陆续向中部地区迁移,把核心工厂转移到中原。而这种想法也得到了美国玮伦集团的支持,并保证其会给予商水公司足够的订单。
  
  而留守的加工贸易企业同样得到了政策支持。日前,《东莞市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出台。作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将用5年~10年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企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结构升级。
  
  具体举措上,东莞祭出九招: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强化财政及投融资支撑、推动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三资企业、引导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立品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保税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妥善解决加工贸易企业海关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外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此外,东莞全市选取300家企业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从推动自主创新、建立品牌、拓展内销市场、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低端环节有序转移等方面重点推动转型升级,探索经验做法。2009年~2012年,在试点总结基础上,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