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常德传: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2010-09-09   来源:中国国际海运网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在“2010年中国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主题演讲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今年,又是我国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我认为,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必须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姿态,责无旁贷地承担好政治责任、领军责任和社会责任,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勇担政治责任,挺起共和国的脊梁

  我们都知道,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大企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因素”和“中国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信心源泉。今年1-7月份,中央123家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188.6亿元,同比增长54.3%,我们青岛港也保持了逆势增长,稳居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跃升为世界第九大港。

  大企业不是简单的经济实体,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尊严,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政治责。要坚定不移地定位于长子和孝子,为党分忧、为国争光,挺起共和国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当起神圣的历史使命。

  大企业的管理靠文化,党的领导是大企业的最大优势。我们应当带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内部必须思想一元化,那就是企业家有责任带领广大职工自觉地把个人、企业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信企业一定能搞好,为国家和社会多担当、多贡献,引领社会思潮,提升社会价值观的新境界。

  二、勇担领军责任,当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胡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大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应当勇担领军责任,不断追求卓越,带头“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新的辉煌”。

  首先,我们要依靠创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掌握关键技术,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加快“大企业”向“强企业”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同时,管理水平的落后和低下,是制约大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是我们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我感到,应当从企业的文化管理、“三基”管理、标准管理、卓越管理上下功夫,创造一套独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把有限的资源变成无限的财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牢牢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同时,为国家多贡献真金白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国计民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三、勇担社会责任,当好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大企业的发展决不能短期行为。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发展,更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微涨0.09%,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这要求我们大企业应当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舍得投入,大力实施科技节能、管理节能、操作节能,加快淘汰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同时加大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的研发使用力度,力争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回报,为子孙后代不仅创造金山银山,更要创造绿水青山。

  同时要大力推行“人才强企”战略。目前,我国专业技能人才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要求我们不仅要使用人,更要培养人,下最大力气在企业内部加快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人人争做知识型员工,把员工作为企业的创新主体,让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

  大企业还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造福的关系,坚持客户和员工两个“上帝”,带头善待员工。要定期为员工增加收入,改善员工生活,使员工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把企业建成亲情和谐的大家庭。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民工多达2.3亿人,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从取消“农民工”的称呼做起,一视同仁,同工同酬,给予这支生力军更多的关心和尊重,让他们扎根企业,溶入城市,人人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各位朋友,今年是承接“十一五”、开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后危机时代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大企业要紧紧抓住“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不仅创造大效益、大发展,更要承担大责任、大使命。作为国家特大型港口,青岛港将大力推进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战略,全力建设第四大港区——董家口港区,今年将建成我国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力争3-5年内再造一个3亿吨的青岛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勇担起振兴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更新、更大的贡献!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