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欧贸易争端殃及厦企 兴厦塑料被重征28.8%反倾销税

   2011-05-20   来源:厦门网   

  中欧之间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继欧盟日前针对自中国进口的三聚氰胺、钼丝等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规避调查之后,中国商务部5月16日也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展开反补贴调查。

  这场中欧贸易争端也波及了厦门企业。记者昨日获悉,5月18日欧盟已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塑料袋作出反倾销反规避终裁,取消厦门兴厦塑料有限公司8.4%的反倾销税率,并对其征收28.8%的反倾销税。

  塑料袋引发贸易争端

  在厦门兴厦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兴来看来,此次遭遇欧盟反规避调查,“真的很冤”。

  1986年成立的兴厦塑料是厦门最早从事塑料袋生产的三家国有企业之一,2008年改制后变成一家外资企业。兴厦创立之初,由于具备进出口权拿到了大量国外订单。后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放开,兴厦原有的订单慢慢被分散到江浙和广东一带。

  2006年,由于积极应对欧盟对中国塑料袋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兴厦成为100家获得8.4%的较低反倾销税率企业之一。

  “由于获得了欧盟较低的反倾销税率,一些原来流失的国外客户又重新回来找兴厦,荷兰的一家跨国公司就是在那阵子重新成为兴厦的客户。”林兴来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欧盟对其重征28.8%反倾销税的一大重要原因。

  去年8月,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塑料袋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当时,欧盟委员会在立案公告中声称,部分生产商和出口商通过厦门兴厦塑料来对欧盟成员国出口涉案产品,来规避28.8%的普遍反倾销税率;此外有证据表明涉案产品进口价格以低于非损害价格进入欧盟,并以此削弱了反倾销措施。

  荷兰公司成导火索

  林兴来认为,被欧盟反规避立案调查可能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在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时,兴厦委托律师积极应诉,欧盟在应诉阶段多次提出要到兴厦进行实地考察,但当时由于兴厦正忙于企业改制和搬迁,加之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兴厦婉拒了欧盟的要求。

  荷兰客户在欧盟的被查则是此次兴厦遭遇反规避的直接原因。林兴来表示,荷兰客户由于逃税受到了欧盟的调查和处罚,但欧盟在对荷兰客户进行处罚时发现,这家客户与兴厦发生的订单,结账时账款却转入了浙江的两家同行账户。“欧盟据此怀疑,可能有中国塑料袋生产企业利用兴厦的低税率渠道出口欧盟,从而避开了欧盟的反倾销税。”

  “为什么跟我们下单的荷兰客户,会把款转到浙江工厂账户,其实我们也不理解。”林兴来怀疑,或与兴厦曾经的业务员有关联。

  准备放弃欧盟市场

  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商务局世贸处了解到,这也是厦门第二家遭遇外国反规避的企业,早在2003年,欧盟委员会也曾对中国节能灯企业可能借道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向欧盟出口,从而规避反倾销征税一事正式立案调查,厦门东林电子成为国内同行中唯一一家应诉的企业。

  不过,和2006年时积极应对不同的是,虽然表示此番被欧盟重征28.8%的反倾销税“很冤”,但林兴来已经无意再像当年那样积极应对了。

  “这两年来,随着原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公司的经营成本大幅上涨,而出口欧盟市场的成本更高,根本就没有利润了。对欧盟市场出口额也由以前的每年600万 -700万美元,锐减到现在的100多万美元。”林兴来说:在被征收28.8%的反倾销税后,兴厦已准备放弃欧盟市场,现在已经在开辟新兴市场了。

  至于那家 “惹祸”的荷兰公司,林兴来告诉导报记者,在欧盟对兴厦发起反规避调查的当年,兴厦就中断了与其的合作关系。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