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反倾销硝烟再起 三聚氰胺面临残酷洗牌

   2011-05-22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我国三聚氰胺生产起步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三聚氰胺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快速增长。目前其产能已达到110万吨,年实际产量达70万吨,除供应国内需求外,近年20%-40%的三聚氰胺出口到欧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聚氰胺出口国,近几年年出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上。

   因产能、产量的不断增加,目前国内三聚氰胺已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开工率平均仅维持在70%左右,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来消化日益增长的产量。但是目前,由于国际市场三聚氰胺价格涨幅小于国内市场,以国内价格定出口价格,外商排斥心理逐渐增强,导致出口阻力增加。

   2010年2月份,欧委会发布公告正式决定对产自中国的三聚氰胺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10年11月16日征收44.9%至65.2%的临时反倾销税。截至2011年5月13日欧盟发布公告决定对来自中国进口的三聚氰胺征收反倾销税,征税形式为每吨固定征收415欧元,对该案我国仅三家合作企业:四川玉象、山东联合、河南骏马化工实行每吨1153欧元的最低限价,在此价格以上对欧出口不需缴税。国际市场种种反应,对于出口比重占较大比例的三聚氰胺市场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三聚氰胺的出口力度也将明显减弱。

  我国三聚氰胺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过去几年中,年需求增长20%以上。近几年除装饰面板、蜜胺餐具、涂料、纺织品整理剂、纸张增强剂、黏合剂和复合地板等应用领域外,高效水泥减水剂、三聚氰胺阻燃剂、蜜胺泡沫塑料、蜜胺合成纤维等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也使三聚氰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年增长率依旧保持在10%左右。需求的增加带动产能的逐渐扩大,导致目前三聚氰胺产能过剩日益明显。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三聚氰胺的需求增长也在明显增加,国际市场供应在前几年也的确有偏紧迹象。作为主要出口国的中国,把国内多余产能的出路定位在了国际市场上,也就成了必然。但近两年,国外部分公司也苗准了三聚氰胺这块蛋糕,也在不断上马新的三聚氰胺装置,依赖于中国进口的市场格局,也在逐渐产生变化。

  中国三聚氰胺出口量已占世界三聚氰胺需求总量的1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三聚氰胺的需求。而当前欧盟对来自中国进口的三聚氰胺征收反倾销税,将会对中国的三聚氰胺出口形成明显的打压。也许这还只是中国三聚氰胺出口面临困难的开始而已;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会有动作还在进一步观望之中。

  归根结底,还应归咎于国内及全球范围内三聚氰胺产能释放过快,供应增加远远大于需求,部分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而引起的。目前国内三聚氰胺产能还在继续增加,供求严重失衡;而国外部分装置产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或2012年初陆续上马。在国内供应过剩、国外反倾销打压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制约下,三聚氰胺将面临残酷的洗牌格局,出口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