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特朗普再获党内提名,枪击事件成“黑天鹅”?中美贸易或再添变数!

   2024-07-17   来源:CNSS   

   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获得足够共和党代表人票数,正式被提名为2024年大选的党内总统候选人!

 
  这下,特朗普没准能成为继克利夫兰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两度当选且任期不连续的总统。
 
  两天前,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举行的集会中遭遇枪击,右耳受伤但并无生命危险。此次枪击致2人死亡,包括枪手以及1名现场观众,另有2人受重伤。
 
  短短几个小时内,浙江义乌就展现出了“义乌速度”,接连上架特朗普遇刺事件相关周边。
 
  不过,这些周边上架没多久,就遭连夜下架……
 
  这几发子弹,不只在美国,很可能掀起时政和经济上的巨变——对拜登是个大挑战,也可能对中美贸易继续产生影响。
 
  枪击事件,对特朗普意味着什么?
 
  社媒上很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这次枪击对特朗普来说是一则政治上的佳音,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即将到来的11月选举中胜出的可能性。
 
  历史上,当一位备受瞩目的政治家历经枪击劫难而幸存时,民众会涌现出强烈的同情与支持之情。回顾1981年,罗纳德·里根总统遭遇枪击,导致了极为严重的伤势。随后的盖洛普民调显示,遭袭事件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支持率,反而将其从大约60%提升至了68%左右,这无疑为特朗普的处境提供了一面可供借鉴的镜子。
 
  所以,一些政治评论家认为,基于多种原因,这次枪击极大增强了他获胜的潜力。它能迅速点燃支持"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选民的热情。今年,两党对于政治新闻的热情普遍低迷,特朗普竞选团队在筹集小额捐款时也遭遇了困难。
 
  然而,自5月30日特朗普被定罪以来,局面悄然生变。特朗普的竞选活动突然迎来了捐款潮,这股力量之强大,竟让拜登一度享有的现金优势也黯然失色。如今,对特朗普的暗杀企图可能会成为一支强大的催化剂,瞬间吸引公众关注,促使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更加努力地为他的选举造势。
 
  这一事件可能会为他赢得选民的深切同情,或者在选民心中树立起更为强硬的形象。
 
  自从6月底以来,特朗普支持率开始逐渐领先于拜登,在此期间,拜登在首次公开辩论和新闻发布会过程中暴露出健康问题,引发民众对其能否继续任职总统的担忧。RCP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支持率领先拜登的幅度,从6月底的1.9%扩大至7月12日的2.7%。枪击案的发生目测将会为特朗普的领先势头再添一把助力。
 
  除了“拉拢民心”以外,特朗普这次遇刺所加强的竞选不确定性,或许也能促成他竞选成功。一位熟悉拜登竞选团队策略的消息人士表示:“这让拜登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因为这让他更难以强调特朗普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短期之内。”枪击事件对拜登下降的支持率可谓是火上浇油。
 
  为什么宾州这么重要?
 
  发生此次枪击事件的宾夕法尼亚州,是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带的核心,以其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和钢铁业闻名。今天,宾州仍是美国的重要经济州之一。
 
  而这个地方也正是美国大选的7个摇摆州之一。制造业是宾州经济的支柱,占经济产值约20%,曾是民主党的地盘。民主党曾因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在“铁锈地带”(Rust Belt)备受青睐,并曾经多次成功赢得宾州多个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票仓。进入21世纪,民主党逐渐转身拥抱多元文化、金融和高科技,遗忘了这些蓝领。
 
  2016年,特朗普横空出世,以反全球化、护蓝领的誓言,成功赢得了宾州选民的心。同年,宾夕法尼亚等铁锈地带州纷纷倒戈,特朗普登顶。
 
  铁锈地带对民主党的支持没有完全“叛变”。民主党提名宾州出生的拜登参选,当年成功赢得包括宾州在内的关键铁锈州,使这些地区重新支持民主党。宾州在大选中的影响力巨大,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双方候选人均频繁造访该州以争取选民支持。
 
  而该州最新的选举结果显示,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逐渐拉大。
 
  为了赢,轮番拿中国做筹码
 
  为了赢得美国选民的心,特朗普和拜登相继在竞选中抛出各种中国相关议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各地冲突等事件大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重组进程。
 
  早在2016年开始,特朗普就宣誓“要把工作从中国带回来”,增加美国蓝领的工作机会。到了2018年,其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高额关税措施,涵盖从高科技制造业到原材料及终端消费品等多个领域,以中国企业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迫使美国企业技术转让的理由展开,深度影响了中美贸易格局。拜登上任后,继续维持了对中国约3000亿美元商品的高关税政策。而且就在今年4月,拜登政府也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
 
  这些调查发起的背后原因,实则是美国日渐下滑的制造业。排除经济危机扰动后的奥巴马与川普执政时期,即2010-2019年期间,美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仅为4.1%;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则年均增长3.4%,均远低于此前的均值增速。同时,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延续下滑趋势,由次贷危机前的13%左右,进一步下降至2019年的11.1%。有趣的是,特朗普执政的四年间,根据凤凰财经的数据,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次贷危机前20%以上,下降至2019年的18.3%。 
 
  此外,当时特朗普政府下令执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美国制造商成本上升,出口受阻。以宾州伊利郡通用电气机车厂为例,其主要市场中国订单受阻,最终工厂被卖,引发大规模罢工,贫困率飙升。
 
  在制造业中,美国造船业更是处于一种长期濒临“崩溃”的状态。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美国仅占0.13%,而中国高达46.59%,韩国和日本则分别为29.24%和17.25%。过去十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形成了中韩日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
 
  美国造船业的“崩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美国造船业的自主配套能力很低,从精密机床、船用铝材到微电子产品,美国均主要依赖国外供货。
 
  二是美国国内船企过少,从1970年代至今,美国倒闭了14家参与军用舰船建造的船厂,仅成立了一家新船厂。
 
  三是造船工人短缺,衰退的产业很难吸引新生力量,美国国防部承认其造船工业基础缺乏必要的弹性和后备力量。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衰退,由于过度依赖政府订单,美国造船业已经变成了扭曲的单一客户市场,船企逐渐“躺平”,缺乏必要的动力去采用新技术和提升生产绩效。
 
  一个月后,拜登政府便下令,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征收的“301条款”关税的基础上,同时对中国“目标战略产品”还要加大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半导体、钢铁铝产品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关税新规于今年8月1日生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部副部长张茉楠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表示,近年来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正在影响国际分工体系未来走向。美日等国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一策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经济风险。受到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中美经贸关系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结构,在2023年都受到了较大冲击:
 
  中美贸易规模出现大幅下降。20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002.91亿美元,下降13.1%;自美进口下降6.8%,对美贸易顺差336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6.8%,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降至十多年来最低;
 
  中美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度下降。2018-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比例分别为从21.2%逐年下降到16.5%,2023年进一步降至14%左右;
 
  中美各自对外贸易都发生转移。近年来,美国对华在半导体、液化天然气及煤炭等关键领域的出口大幅下降,同时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及供应链重构,导致部分进口需求转向非中国市场。中国也相应调整采购策略,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增加对东盟、墨西哥等地区的出口,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产业链合作。这些调整显示了中美对外贸易的双向转移趋势,但关税措施并未根本动摇两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因产业补贴和供应链重组进入“超强投资期”,而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依然强劲。
 
  不过,美国说好了要“脱钩”,计划貌似又失败了,因为今年的形势出现了逆转。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对美贸易顺差1.14万亿元,扩大8.4%。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国出口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进入2024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历史新高。
 
  今年的前4个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6.54万亿元,占我国贸易总额整体份额的47.4%。中美的贸易总额只是1.47万亿元,占比只是10.64%。中美的贸易额多一点少一点,对于整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看出,目前我们贸易总额不断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不是依赖于欧美市场。这并不是说欧美的脱钩成功,而是说我们的贸易格局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不需要再被欧美绑架,但这也不代表我们与欧美的贸易不重要了。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降至美国第三大进口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上一轮贸易摩擦中,美国对华整体关税从3%上升至19%,拖累我国出口约1个百分点。若特朗普对中国征收60%关税,这将对中国出口造成更为严重的直接拖累,预估达2.1-2.6个百分点,会对多数跨境外贸企业的盈利空间形成致命性冲击。从美国法律角度看,特朗普的全球加征关税计划或面对更强的法律阻力,但对华加征关税具备一定可能性,情况不容乐观。
 
  关税与新能源带来的挑战
 
  拜登5月在竞选中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新关税,而特朗普则主张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60%的税,对世界其他地区商品加征10%的税。这预示着,中美贸易上半年稳中向好的态势,或许在未来又会迎来转折,甚至急转而下。
 
  美国本土货运业早已展现出了忧虑,认为两方候选人无论谁当选,都将增加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和利润受挤压。双方总统候选人均说要保护制造业岗位,但业内专家指出,关税将提高物价,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加剧通胀。货运量和运输支出均呈下降趋势,制造业需求下降也对企业构成压力。
 
  但是,有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特朗普赢得11月5日的大选并连任,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更大程度的分裂和供应中断。汇丰银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全球大宗商品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布洛克瑟姆(Paul Bloxham)表示,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在应对结构性供应限制导致的高价格,同时还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税提高所带来的后果已在航运业已初见端倪。除了拜登政府试图针对中国起重机加税却被美国本土港口抗议之外,上文提及的8月1日关税新规已然造成了影响。
 
  即将到来的关税和制裁的上调,导致前段时间寻求进入西方主要市场的中国出口商运价上涨,许多出口商纷纷在8月1日关税生效前将货物推向市场。据亚洲新闻台报道,这种涌入港口的现象增加了对集装箱的需求,并且伴随红海绕道等问题,进而在前段时间推高了运价,并导致新加坡等主要港口的航运延误。但目前来看,运价上涨的趋势以及港口拥堵的状况正在逐渐减缓。
 
  随着新加坡港务集团重启和新增泊位并补足港口人力,新加坡港口拥堵时间已大幅缩短。而且,受美国进口货量增长支撑,市场对运力的需求旺盛,多家班轮公司恢复、增开美国航线,形成供需两旺的态势。
 
  由于众多电商平台选择提前发货,且部分进出口商因难以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而选择暂停或延迟发货,当前运输需求下滑,市场格局已转变为供应过剩。班轮公司便推迟或取消了对北美航线运价的推涨,还有部分班轮公司下调了运价。但说实话,无法预估运价是否会继续停止上涨,尤其现在离大选的到来还差4个月。
 
  不过,针对关税上调,还是有一些积极观点。虽然特朗普对华手段会更加强硬,但这并不意味着航运和贸易将停止。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认为,长远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航运活动将更加活跃。桑德表示,航运业最容易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增加存储量,但并非为长久之计。更长久的补救措施是将生产移出中国,但这将非常昂贵。短期内,美国、德国和法国港口罢工的威胁可能会加剧港口拥堵,限制船舶运力和集装箱供应。
 
  此外,特朗普还主张保护美国贸易利益,反对自由贸易协定。他批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贸易协定对美国造成不利影响,并主张重新谈判或退出这些协定。
 
  除了贸易相关,特朗普对国际航运业当前提倡的新能源嗤之以鼻,反而更专注于化石能源的复兴和扩张,这与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发展的迫切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朗普执政时推动美国化石能源复兴,虽使美从能源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却牺牲了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让中国在此领域崛起。特朗普若重返白宫,或废除对化石燃料的限制,影响国际能源署方向,阻碍海上风电发展,并可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撤回清洁能源投资,这与全球减碳趋势相悖。
 
  特朗普再次提名和在枪击事件中的幸存可能成为他竞选中的强大助推力。未来几个月内,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或将继续聚焦于巩固蓝领工人支持和批评拜登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其中,中美贸易关系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变数,特别是随着关税政策的调整和全球供应链的重组。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