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亚洲国家激辩通胀与增长困局

   2008-08-05   来源:华尔街日报   

  随着通胀加速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进一步刺痛早已习惯于稳定扩张的东南亚国家,这一地区的各家央行和政府在如何既能控制物价又不会拖累经济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在众多为这一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的国家,泰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已经撕破了脸皮,就到底加息与否公开争吵。为了迫使央行就范,泰国政府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监督央行的货币政策。

  不止是泰国,其他地区的紧张气氛也在升级。

  在越南,央行的决策者们想知道他们的共产党领导何时才能允许他们充分加息、从而遏制通胀。越南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折合成年率达到了27%。此外,马来西亚央行上月决定维持利率,尽管国内的通胀已经升至27年来的最高水平。再来看看亚洲大国中国,就在其旺盛的石油需求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时,由于北京高层对经济放缓更加敏感,因此它在打击通胀的言辞方面也有所软化。

  这场政策之争的根源在于,通胀压力是否是由石油、食品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推动(这意味着仅靠国内加息可能收效甚微),或者说提高利率后是否能够缓解企业和消费者对于物价将不断上涨的担忧。

  在本地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作为全球曾经举足轻重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制造中心,随着当地经济的繁荣,东南亚国家如今已更多地依赖于当地消费支出。尽管商品价格上涨支撑了马来西亚、印尼等资源丰富国的消费,但高利率环境却有碍于新增商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

  汇丰(HSBC)驻香港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纽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那些没有大力抗击通胀的国家其实是在赌博,想看看他们的国民会对物价的不断上涨做出何种反应。

  纽曼指出,这个地区的通胀压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外部,尤其是缘自油价。近几个月来,这一状况由于几个国家结束其高额燃油补贴政策而有所加剧。

  不过纽曼补充说,随着燃料价格上涨,它开始对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产生一种传导效应,这意味着由于燃料涨价开始推高国内商品价格,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缩减开支,这将促使经济进一步减缓。

  有的政府把抑制通胀作为他们的第一要务。菲律宾央行一改往日对物价上涨反应迟缓的做法,自6月份以来已将利率提高了0.75个百分点。印尼总统苏西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也表现出将加大反通胀力度的立场,与此同时印尼央行自5月份以来已加快了加息步伐。

  然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政治家和一些央行官员却担心,通过抑制经济来束缚通胀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能还不及它对经济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在这些人看来,在他们的国家经历了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最近几年才重新实现了强劲增长。

  如今,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增速已经减慢下来。虽然泰国政府依然预计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将略高于去年相对乏力的4.8%,菲律宾政府却将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7%到6.6%之间,低于去年的7.1%。马来西亚今年的GDP增幅目标为4.6%至5.4%,去年为6.3%。

  马来西亚央行行长赞蒂•阿齐兹(Zeti Akthar Aziz) 7月底表示,在慎重考虑了提高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她最终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有些国家、尤其是越南一直不愿提高利率,担心这么做会让本币过于坚挺:虽说这可以降低昂贵的燃料进口价格,但却增加了其出口品在海外市场的售价。

  这种政策窘境在泰国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在这个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初爆发的国家,央行官员和平民政治家之间的争论长期以来一直令投资者倍感为难。

  经验老道的泰国央行行长塔莉莎(Tarisa Watanagase)决定通过高利率来遏制通胀。泰国7月份的通胀率折合成年率达到了9.2%,而去年全年的通胀率仅为2.3%。上个月,塔莉莎两年来首次加息,并暗示今后可能进一步上调利率。

  她在7月份的一次政策讲话中指出,如果未能控制人们的通胀预期,物价将会继续上涨,因为企业会把预料中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不过去年12月组阁的泰国政府却另有想法。在亿万富翁他信(Thaksin Shinawatra)(2006年因军事政变失去了泰国总理职务)的联盟领导下,新政府希望延续他信时期采取的放松银根的扩张型政策,以此振兴疲软的泰国经济。

  为提升消费水平,泰国政府7月份推出了规模达14亿美元的减税及燃油补贴计划,曼谷的政治分析人士将此称为典型的“他信经济学”。

  财政部长素拉蓬(Surapong Suebwonglee)也对塔莉莎应对通胀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泰国内阁上周指派了由政府提名人员构成的专门小组前往监督央行,威胁将削弱其独立性。

  按照旧有法规,央行行长有权自行决定其利率制定部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但今年3月政府对法律进行了修改,如今权力已转移至政府把控的监督小组那里。

  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甚至可能想在58岁的塔莉莎明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将其从央行行长的位置上“赶”下来,但其他人则认为政府不大可能采取如此激烈的举措。

  与此同时,有着32年从业经验的塔莉莎面对央行独立性受到的威胁似乎不为所动。上个月,塔莉莎说政府在决策问题上“目光短浅”,称各国央行在促进长期经济稳定时拥有更大的主动性。

  她称,历史告诉我们一家受欢迎的央行并不总是最可信的央行。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