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网新闻 » 详细页面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中国今年出口增长率骤减 对GDP可能“零贡献”

   2008-1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日发布2009年《经济蓝皮书》,并召开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在会上表示,预计中国今年出口实际增长率大概为8%到9%,和往年相比增速大大下降。 
 
  裴长洪说,去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是21000亿元,出口贸易拉动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今年可能是零贡献,没有负贡献就不错了。虽然接下来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但物美价廉的“中国出口”仍具竞争力,外贸政策的调整空间还很大。

  前十月外贸呈现四个新特点

  裴长洪说,我国实体经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是从外贸部门开始的。从海关统计数据看,前10个月的外贸出口形势表现为四个特点:

  第一,前10个月的出口名义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今年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是上半年到7月份为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程度比较大,将近7%;二是国内的物价上涨。这使得出口量没有增长,但是出口金额增长快;进口量增长远没有进口金额增长快。例如,前8个月鞋的出口量增长-3.75%,但出口金额增长了13.5%。实际上,这是一种名义上的增长。

  如果按照实际增长来看,今年出口实际增长率大概只有8%到9%,而不是21%。和往年相比,增长速度大大下降。正是因为名义增长率虚高,实际增长率比较低,才出现在沿海省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工、歇业的状况。

  第二,能够最明显反映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就是双边贸易,对美国和香港地区的出口增长回落最快。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10个月对美国出口增长10%多一点,比2007年回落了至少3—4个百分点。对香港地区出口回落也比较快,因为多数商品是从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对于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速度回落相对平缓一些。也有一些贸易伙伴如韩国、东盟等,我国对其出口情况还不错,这说明金融危机的传导还不是全面性的。

  第三,一般贸易的增长状况好一些,加工贸易增速回落更大,原因是加工贸易的订单都是事先定好的,国内原材料上涨不太容易反映到企业的结算上去,加上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用工成本上升,由企业自身来消化,不可能反映到交易价格上。

  第四,广东出口贸易表现最为困难。广东是加工贸易大省,又以对香港地区和美国出口为主,因此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回落最大。1到10月份,广东出口贸易同比增长13%,这个数字实际等于零增长。深圳市只增长10%左右,这个数字等于负增长。

  其他沿海省市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等基本与往年持平,相对较好的是山东。当然也有一些亮点,如西北和西南的新疆、广西、四川、重庆、宁夏五省区出口增长速度超过40%,最高的是新疆,增长83%。

  外贸政策的调整空间仍较大

  下半年我国外贸又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变化。一方面,外部需求进一步下降,各种主要资源产品价格、粮食价格下跌,主要贸易伙伴受金融危机影响等等。这从今年广交会客商减少了几万人就能明显看到。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动。7月份以来,美元对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元等都出现了升值,这对我国出口贸易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现在人民币汇率虽然是钉住一揽子货币,但中国的贸易结算90%以上是以美元结算,7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停止了升值,这样一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澳元就显示出升值,而这对于我们对欧盟的出口很不利。

  目前,国家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来促进出口贸易。在“十项措施”之前,已经出台了两项措施。一是调高出口退税率,覆盖面比较大。另外,取消了一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关税。“十项措施”也笼统地提出要稳定出口。因此,2009年实现9%的经济增长速度,甚至更高一点是有希望的。裴长洪认为,要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仍然要重视出口贸易。

  外需减少,出口贸易还能否增长?裴长洪对此持乐观看法。他认为,外部需求确实在下降,但是无论如何,任何一个贸易伙伴的市场都是存在的。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价格竞争力。由于价格比较便宜,在近几年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中,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商品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对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依赖;但同时也形成了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商品的消费依赖。

  在同一个市场上,虽然总需求下降,但是并不排除中国出口商品的份额会提高。现在国家的整个政策措施是在启动内需,但是外需不能小看,国际市场不能丢,所以,继续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仍需做进一步政策调整。

  具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加工贸易政策这三个直接政策杠杆都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在生产环节、技术环节等方面提高技术和质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海运网免责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海运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页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0页 总计0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